相关习题
 0  106692  106700  106706  106710  106716  106718  106722  106728  106730  106736  106742  106746  106748  106752  106758  106760  106766  106770  106772  106776  106778  106782  106784  106786  106787  106788  106790  106791  106792  106794  106796  106800  106802  106806  106808  106812  106818  106820  106826  106830  106832  106836  106842  106848  106850  106856  106860  106862  106868  106872  106878  10688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
 
,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
 
.理由是
 
.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理由是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5)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诱导淀粉酶的合成.其主要机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某种细菌(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该细菌中得以表达(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①所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2)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
 

(3)质粒A与目的基因结合时,首先需要用限制酶酶将质粒切开“缺口”,然后用
 
酶将质粒与目的基因“缝合”起来.
(4)若将细菌B先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该细菌中已经导入外源质粒,但不能说明外源质粒是否成功插入目的基因;若将细菌B再重新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则说明细菌B中已经导入了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5)检测工程菌中的生长激素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和是否翻译出生长激素,可采用的技术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右曲线:①、图中虚线表示在理想
 
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
 
.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
 
(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②、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
 
,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
 

(2)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肤色(A)对白色(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请识图回答:

(1)Ⅰ2的基因型是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3)若Ⅲ10和Ⅲ11婚配,所生的子女中发病的概率为
 
;同时得二种病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图,请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需要去除
 
,常用的方法是
 
法,此方法需用
 
 
处理细胞;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或用化学诱导剂
 
诱导融合,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细胞培养成植株.
(3)在组织培养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和必要的有机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
 
 
.同时,培养过程中,除保证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还必须保证的关键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完成推断过程:
(1)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分别为母本表现型:
 
;父本表现型:
 

(2)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子代雄果蝇基因型: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雄果蝇基因型:
 

(3)果蝇的刚毛基因和截毛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
 
(用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G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对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
 
过程有关(填图甲或图乙).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 抗原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编码抗体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再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遗传物质是DNA?
 
为什么?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4)离心后,沉淀物中仍检测到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
 

(3)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
 
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
 
条食物链,次级消G4费者是
 
;A与D的种间关系是
 

(2)如果该地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些生物种群数量将在各自的
 
上下波动.
(3)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
 

(4)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
 

(5)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所有的次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它们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它们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它们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它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它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