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8873  108881  108887  108891  108897  108899  108903  108909  108911  108917  108923  108927  108929  108933  108939  108941  108947  108951  108953  108957  108959  108963  108965  108967  108968  108969  108971  108972  108973  108975  108977  108981  108983  108987  108989  108993  108999  109001  109007  109011  109013  109017  109023  109029  109031  109037  109041  109043  109049  109053  109059  10906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Ⅱ、Ⅲ、IV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
(1)I、Ⅱ、Ⅲ与IV比较,共同具有的膜结构是
 
,共同具有的无膜的细胞器是
 

(2)Ⅲ属于
 
细胞.判定图中I所示的是动物细胞而不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3)请列举出图中I代表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发生的三种显著的形态结构变化:①
 
;②
 
;③
 

(4)已有研究显示,引起图中I所示细胞代表的生物产生肿瘤的生物致癌因子是图中6类生命形态中的[]
 

(5)如果I代表的细胞发生了癌变,细胞表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使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的高等植物,较容易形成多倍体,特别是一些环境条件剧烈变化的地方,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形成多倍体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的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受阻,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我国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培育出了原来自然界没有的物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
已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只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倍增一次,之后秋水仙素失去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是否有影响,请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材料:A1: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未发育成熟)
A2: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已发育成熟)
A3: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幼苗、生长着大量完整的幼根)
(2)试剂:B1:蒸馏水   B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3: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3)实验结果检测:
C1:未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C3:根尖→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4)实验结果预测:
根据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不同进行分类并统计,绘制坐标图(假定100%的花粉都发育成熟)
 

请将从上述(1)、(2)、(3)、(4)中选出的答案填入下表对应序号后:
组  号 实验组 对照组
所选材料
 
 
所选试剂
 
 
实验过程 用试剂处理材料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
所选实验结果检测
 
 
所选实验结果预测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并说明理由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⑨
 

理由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2㎜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要求,被孤立的华南虎个体之间很难交流和繁殖.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
 
信息.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原因是
 

(3)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人虎之间的
 
关系.
(4)如果镇坪存在华南虎,对该区域内的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是
 

(5)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亚种.从进化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
 

(6)在自然界,由于
 
,狮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现在科学家利用狮虎进行杂交,形成狮虎兽或虎狮兽.据此,有人认为狮和虎应该属于同一物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7)在自然情况下,华南虎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可见,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右面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作用的示意图,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实验材料和用具:水稻幼苗若干,大小相同的装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玻璃瓶若干,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量尺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浓度为10-12mol/L、10一10mol/L、10-8mol/L、10-6mol/L的生长素溶液,各取2ml分别加入A、B、C、D四个盛有相同营养液的培养瓶中,E培养瓶中除有相同的营养液外,再加入
 
,作对照.
第二步:取五组
 
_的水稻幼苗,测量并记录水稻幼苗根的初始长度,分别栽培在的A、B、C、D、E五只培养瓶中.
第三步:将A、B、C、D、E五组水稻幼苗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
 
,并计算出各组水稻幼苗根增长的
 
,依次记录为a、b、c、d、e.
(3)实验结果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有关实验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些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实验材料与图形:
实验材料:甲.菠菜的绿叶;乙.紫色洋葱;丙.鸡肝研磨液;丁.酵母菌.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如用上述有关实验材料做“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或酶具有催化性)”实验,你认为选用的实验材料最好是
 

(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是洋葱的
 
,该处的细胞大多处于A图中的
 
时期,A图中的
 
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用图A中的字母表示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正确顺序: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B图为实验过程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其中的
 
组成(填写序号),此时细胞处于
 
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在完成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这个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是否真的如教材所示,呈规则的、左右对称的抛物线呢?希望通过定量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小组内同学们的讨论:
甲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测定酶的反应速率;乙同学提出:先用酒精灯加热来制造高温条件,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1;丙同学指出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的地方,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他经过重新思考,定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先让酶由低到高预热成系列温度梯度,并与之相对应地加入过氧化氢,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2.

请回答:
(1)你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
 

(2)小组采用了丙同学的实验方案,用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反应速率 0.38 0.42 0.45 0.5 0.7 1 0.55 0.25 0
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纸中绘出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3)以上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1)图1所示细胞可能为大肠杆菌、红枫叶肉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

①A、B、C中表示大肠杆菌的是
 
(标号),具有中心体的细胞是
 
(标
号).
②图1中A和C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有
 
.(任填2个)
(2)图2为上述
 
(标号)细胞的局部放大.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
 
(标号),具有该细胞的生物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3)以下选项中可以将结构1染色的是
 
.(多选)
A.醋酸洋红      B.龙胆紫      C.苏丹ⅢD.革兰氏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E 3.2 2.8 1.7 1.3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
 
,请在坐标图1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小动物可存放在
 
溶液中.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
 
和统计工作.
(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