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0264  110272  110278  110282  110288  110290  110294  110300  110302  110308  110314  110318  110320  110324  110330  110332  110338  110342  110344  110348  110350  110354  110356  110358  110359  110360  110362  110363  110364  110366  110368  110372  110374  110378  110380  110384  110390  110392  110398  110402  110404  110408  110414  110420  110422  110428  110432  110434  110440  110444  110450  11045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图是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A、B、C代表过程,数字代表时期),乙图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分析甲图可知,新个体的起始细胞是通过[]
 
的过程形成,在新个体发育过程中只进行[]
 
过程.
(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期和[]
 
期.
(3)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其是甲图中[]过程的一个阶段,图中有
 
个染色体组.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
(4)如果乙图1上某位点有基因B,2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请阅读下列关于线粒体的材料,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在植物不同生理条件下,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有变化,如冬小麦进入初冬时,其生长点和幼叶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增加.
②线粒体能不断改变在细胞中的位置,如在精母细胞中线粒体是均匀分布的,随着精子的形成,大量线粒体移动到精子消耗能量的尾部.
③在实验条件下,当培养液中的含氧量低时,线粒体就移动到细胞表面,当培养液中含氧量高时,就移动到细胞内部均匀分布.
④科学家从三只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小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为A、B、C组,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这三块骨骼肌的氧气消耗量,其比值为1.3:1.2:1
⑤用化学药品抑制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过程,根对钙离子的吸收就会中断.
(1)根据材料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2)材料③表明
 
是影响线粒体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3)材料④中,从年龄大的小白鼠体内分离的骨骼肌是
 
组;三块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含量相对多一些的是
 
组,说明此骨骼肌的代谢
 

(4)材料⑤中,这种化学药品在细胞中的作用部位可能是
 
,并且说明钙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剪去脑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刚制备的“脊蛙”可出现“休克”,待“休克”过后,仍可进行脊髓反射.为了验证与脊髓相连并分布到后肢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 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请根据提供的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要求完善实验思路,并设计表格,把刺激处理、预测结果及结论填在表格中.
材料和用具:头部挂在铁支架上在左后肢大腿背面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脊蛙”一只,小烧杯,1%的硫酸溶液,清水,剪刀,药用棉等.
(要求:实验过程中只能选择后肢趾部为刺激点,1%的硫酸溶液为剌激物,对坐骨神经的 有关处理只能在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处进行.)
(1)实验思路:
①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娃”左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用1%的硫 酸溶液剌激“脊蛙”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
②用清水清洗刺激部位.
 

④待“脊蛙”平静后τ用硫酸溶液刺激相应部位,并观察记录现象.
(2)请设计表格,把④中具体的刺激处理、预测结果及最后的结论填在表格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且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10同时患有甲病(A-a).口)和乙病(B-b).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仅考虑甲病,III一9的基因型是
 
,A和a的传递遵循
 
定律.
(2)III-13的X染色体来自第Ⅰ代的
 
号个体.
(3)若同时考虑甲、乙两病,III-10的基因型是
 
.如图中,染色体上的横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位置,在III-10的精子形成过程中,若仅考虑染色体行为,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
 
(多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新配制的蔗糖溶液(0.9mol/L)和硝酸钾溶液(0.45mol/L)各一瓶,另有蒸馏水一瓶,因忘记贴标签,仅凭肉眼已无法鉴别.你能以活细胞为材料设计一个鉴别方案,将这三瓶液体区分开吗?
实验材料:3瓶液体、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适量、清水.
实验用具: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对三种未知溶液进行编号标记.
(2)
 

(3)
 

结果预测:(表示在坐标图上并加以说明)

说明:图a为滴加
 
;图b为滴加
 
;图c为滴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
 

(2)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为
 
mg/(m2?h).( 用CO2的消耗量表示)
(3)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
 
.(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位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两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退耕还林的地区随时间推移,将发生一系列群落演替.以下不是群落演替趋势的是(  )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非生物的有机物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象,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     角,        时针方向流动(  )
A、右、右下、逆
B、右、右下、顺
C、左、左下、逆
D、左、左下、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