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0469  110477  110483  110487  110493  110495  110499  110505  110507  110513  110519  110523  110525  110529  110535  110537  110543  110547  110549  110553  110555  110559  110561  110563  110564  110565  110567  110568  110569  110571  110573  110577  110579  110583  110585  110589  110595  110597  110603  110607  110609  110613  110619  110625  110627  110633  110637  110639  110645  110649  110655  11066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中底物(葡萄糖)充足且温度适宜.A、B表示着色液滴,可随容器中气体量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NaOH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②如果A不动而B右移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如果A左移而B不动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如果A、B都不动时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假设取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二的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个数是(  )
A、2B、3
C、4D、4 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植物的根尖显微结构剖面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部位①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部位②中的一些细胞,核仁和核膜都有可能周期性消失
C、部位③的细胞,离体后再经灭活的病毒诱导可培育出多倍体植物
D、部位④的细胞,可作为观察诱发染色体变异的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棉蚜虫体型微小,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为了监测棉蚜虫害,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5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花和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月/日) 6/5 6/1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棉蚜数量(只/体) 0.4 4.8 41.6 261.7 1181.9 1976,9 2175.6 2171.4 2173.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调查期间棉蚜虫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调查棉蚜虫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C、在7月5日左右棉蚜虫种群增长率最大
D、2175.6只/株一定是该棉田的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图解(图中数字代表某时期的能量数值,单位是KJ).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同一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
C、甲→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低于乙→丙
D、该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
D、白斑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a表示信息分子,下列与之相符的叙述是(  )
A、若甲是精子,乙是卵细胞,则a是雄性激素
B、若甲是甲状腺,乙是下丘脑,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
C、若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肝脏细胞.则a是胰岛素
D、若甲是T淋巴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则a是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共有5个
B、甲对乙有调控作用,因此痛觉最可能在乙产生
C、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
D、兴奋从C传到D时,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被破坏,则突触后膜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世界顶尖杂志《自然神经科学》刊登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