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遗传物质的基本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各自的作用
B.萨顿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某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C+C)=0 4,其互补链中该碱基比例也是0.4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它与二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存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则一定会进化为两个物种
B.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定向改变是判断种群进化的依据
C.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l、5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仅存在于丙中
D.甲与乙的主要区别是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
B.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
C.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免疫过程示意图,A—G表示不同细胞,①-⑨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主要通过⑨过程对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
B.若发生感染,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B
C.细胞C的增殖、分化与细胞B有关
D.可以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A、B、C、D、E、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探究重力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且都促进水平生长
B.图②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c、d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a、b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C.综合分析图①②可知,重力能够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图②中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均能体现IAA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
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B.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信息传递既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生态系统中信息都是由生物发出并且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D.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A、B、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⑧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均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③、⑤、⑧过程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