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 B.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 D.影响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依下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B.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
C.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Ⅲ)(妻子已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病。
(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病。
(3)医师通过咨询得知,该夫妇各自族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________(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4)丈夫的基因型是________,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女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6)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卵细胞或________的精子或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
(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
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