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4059  114067  114073  114077  114083  114085  114089  114095  114097  114103  114109  114113  114115  114119  114125  114127  114133  114137  114139  114143  114145  114149  114151  114153  114154  114155  114157  114158  114159  114161  114163  114167  114169  114173  114175  114179  114185  114187  114193  114197  114199  114203  114209  114215  114217  114223  114227  114229  114235  114239  114245  11425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番茄叶片受害虫损伤后,叶肉细胞迅速合成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害虫的消化作用.人们尝试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以对付猖獗的玉米螟.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流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番茄的基因库中获取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B.用氯化钙处理玉米受体细胞,有利于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
C.重组Ti质粒应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启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录
D.若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花粉细胞,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中
B.利用受体细胞克隆出大量的目的基因也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C.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2个DNA分子片段的互补碱基连接起来
D.构建重组DNA的质粒上有四环素的抗性基因,若受体细胞能在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说明该受体细胞中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7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3)抗白粉病基因在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阶段,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氨基酸相继地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与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frac{1}{4}$(用分数表示).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4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等.
(3)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B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CO2吸收量/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g-1
A10.663.07
B13.043.02
C15.913.05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中的缺陷并改正:
步骤①应增加一组空白对照组;
步骤②应该选取相同位置相同数量、相同大小的绿色叶片.
(2)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在水分和氮肥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或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合成).
(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大于、等于、小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小麦自身呼吸还生成一部分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O2释放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证实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1)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2)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液对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3)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②将三株长势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上述三种培养液中.
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A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若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若B、C两缸内的幼苗都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有关;若B、C两缸内幼苗都不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无关.
(5)若实验证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在缺锌的完全培养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锌的无机盐.
增加步骤后的实验结果是一段时间后小叶病消失,幼苗恢复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下面关于这三个曲线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B.乙图中与细胞呼吸相关曲线的数据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得
C.由丙图可知,若该植物长期处于5℃或37℃环境中,则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
D.由上图可知,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白天除应将温度控制在30℃还要补充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并按表内要求完成操作.
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蒸馏水222A
pH=8缓冲液0.50.50.50.5
淀粉溶液1111
甲生物提取液0.3
乙生物提取液0.3
丙生物提取液0.3
总体积3.83.83.8B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2.3,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或多于+++)(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无关变量有各组间pH、温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浓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至少写出2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大的试管是试管2.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认为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决定这3种酶的DNA(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菠菜叶无水乙醇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划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在做C组实验时,甲同学换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时发现所有细胞能看清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可能原因是表皮细胞不分裂;乙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右图所示图象,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①②.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4)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甲图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RNA聚合酶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乙图①一②、②一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图中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