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4209  114217  114223  114227  114233  114235  114239  114245  114247  114253  114259  114263  114265  114269  114275  114277  114283  114287  114289  114293  114295  114299  114301  114303  114304  114305  114307  114308  114309  114311  114313  114317  114319  114323  114325  114329  114335  114337  114343  114347  114349  114353  114359  114365  114367  114373  114377  114379  114385  114389  114395  11440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如果出现基因A、a,一定是交叉互换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约为1:1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子粒的胚乳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
D.染色体中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的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定点突变技术是指利用PCR等技术向目的DNA片段中引入所需变化,包括碱基的添加、删除、点突变等方法.如图示利用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突变质粒的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可以用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
(2)在定点突变的过程中,需用含有突变位点的人工DNA片段作为引物.PCR过程中还需要原料、模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等条件.
(3)甲基化酶Dpn I可以选择性降解质粒模板,说明该酶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
(4)定点突变技术可以用于以下的①②③④.
①研究某些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②获得符合人们需要的蛋白药物、基因工程酶
③修饰基因表达载体
④给基因表达载体引入新的酶切位点
(5)若要将含有突变位点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首先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然后将质粒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使其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
(1)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如果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稀释菌液.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
(3)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5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约有菌体2.5×108个.

(4)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
5       
28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改进此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每天检测时应多取几次样,求平均值.
(5)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正确的清洗方法是浸泡或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表示含有大量绿藻、水草、芦苇、香莲等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2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1)根据图1回答问题:
①该池塘中的芦苇、香莲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水草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②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芦苇;人占有3个营养级.
③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④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先增后减.
(2)若图2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1÷(a1+b1+c1+d1)(用字母表示).c2表示什么含义?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分.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需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受体缺失或改变,或由于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效力减弱,通过反馈调节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也会失去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下表为A、B、C三人分别在空腹、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抽血化验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的测定结果,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1)上表中A、B、C三个人,可能患1型糖尿病的是B,可能患2型糖尿病的是A.
(2)餐后1h,血糖升高的原因是消化吸收葡萄糖,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
(3)血糖的调节中枢为下丘脑,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反馈调节).
(4)人胰岛素与猪胰岛素有1个氨基酸不同,与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长期注射猪或牛胰岛素易使患者产生抗体,使胰岛素渐渐失去效用.请你想出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将人胰岛素基因转入酵母菌(细菌),利用酵母菌(细菌)生产人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因食用腐败的乳制品和肉类而引起的中毒,多由葡萄球菌引起.研究发现此类细菌在增殖过程中能产生肠毒素,该毒素不仅能刺激呕吐中枢产生催吐反射,而且能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道内的葡萄球菌没有(填“有”或“没有”)进入内环境.
(2)肠毒素能与感觉经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糖蛋白)结合,从而引起催吐反射.
(3)T淋巴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产生的相应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导致病人发热.某病人24小时内体温一直保持在39℃,则病人产热量=(填“>”、“<”或“=”)散热量.
(4)葡萄球菌进入内环境后会引起吞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还会促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产生免疫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都可以在内环境中找到的是(  )
A.血红蛋白和CO2B.尿素和维生素C.胰岛素和纤维素D.载体和呼吸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若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40个胞嘧啶,则一定有40个鸟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