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4215  114223  114229  114233  114239  114241  114245  114251  114253  114259  114265  114269  114271  114275  114281  114283  114289  114293  114295  114299  114301  114305  114307  114309  114310  114311  114313  114314  114315  114317  114319  114323  114325  114329  114331  114335  114341  114343  114349  114353  114355  114359  114365  114371  114373  114379  114383  114385  114391  114395  114401  11440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在理想条件的环境中,称为J型增长曲线;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
(2)如果种群呈b曲线增长,称为S型增长曲线,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首先在裸岩定居的生物是(  )
A.地衣B.苔藓C.草本植物D.灌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同一种群来说,K值不会有变化
B.是种群数量的增长率
C.是一定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种群在一个理想环境中才会出现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8株.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3200尾.
(3)酵母菌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酵母菌,在液体中培养4h后稀释10倍,与之前相同的条件下再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酵母菌,则酵母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
(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少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块田地里(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如表数据:
捕获次数12345678
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
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
①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3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有外来昆虫的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表所示.图中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盛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鱼(甲)鱼(乙)7996
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
C小球藻/35
D鱼(乙)水蚤1031
E水蚤小球藻515
(1)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
(2)图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①②⑤⑥(填序号).
(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现将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2: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1.4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  )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S”型增长
B.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c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草、昆虫、兔、鸟、鼠、鹰和狐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5条捕食食物链.
(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鸟、鹰和狐;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昆虫处于第二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