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4626  114634  114640  114644  114650  114652  114656  114662  114664  114670  114676  114680  114682  114686  114692  114694  114700  114704  114706  114710  114712  114716  114718  114720  114721  114722  114724  114725  114726  114728  114730  114734  114736  114740  114742  114746  114752  114754  114760  114764  114766  114770  114776  114782  114784  114790  114794  114796  114802  114806  114812  11482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a(从a,b中选).由它形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2)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③(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若该链为核糖核苷酸链,则缺少的碱基是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观察图一、图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刺激a点,指针将不偏转 B.刺激b点,指针将偏转两次

C.刺激c点,指针将偏转两次 D.刺激d点,指针将偏转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需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
(1)依次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水,二氧化碳.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在该场所产生的最终产物是CO2、H2O、ATP.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写成
(3)从图可知,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能最多的是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4)如果无氧气供应,酶母菌细胞内C6Hl206的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乙醇,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
甲种群449041206710
乙种群012032104500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缺乏有利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组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很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其抵抗力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分解者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10KJ和400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捕食和竞争.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②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DNA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改变
④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进化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⑥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⑦生殖隔离一旦形成,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A.全部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D.全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D.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50平方千米的草场中仓鼠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五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次捕获没有标志的39只,有标记的13只.由于仓鼠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仓鼠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40只B.大于40只C.小于200只D.大于20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
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
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
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示细胞内由被膜小泡运输物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细胞内吞过程中,被吞入的物质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并结合,内陷形成内吞泡.内吞泡与细胞内含多种水解酶的丙融合形成丁,“内陷”和“融合”都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的表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丙还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在图中戊上所进行的过程称为脱水缩合(蛋白质合成),形成的产物在甲中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这是它们具有生物活性的前提.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方向的“货物”运输.在乙中,蛋白质被分拣,有目的地送往细胞外.抗体从甲到细胞外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
(3)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偶然掺入乙,则图中COPI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的回收.
(4)下列哪类物质是分泌蛋白?B、C.(多选)
A、呼吸酶     B、胰岛素    C、抗体      D、血红蛋白        E、性激素
II.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过碱、过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中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中加入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配制好的试剂并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未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②A、B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