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567  115575  115581  115585  115591  115593  115597  115603  115605  115611  115617  115621  115623  115627  115633  115635  115641  115645  115647  115651  115653  115657  115659  115661  115662  115663  115665  115666  115667  115669  115671  115675  115677  115681  115683  115687  115693  115695  115701  115705  115707  115711  115717  115723  115725  115731  115735  115737  115743  115747  115753  11576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主要表现有(  )
A.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和家禽等
B.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
C.人口数量增多,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必然造成对环境的侵害
D.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导致环境严重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其中1条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巴氏小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不能利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巴氏小体进行染色
C.巴氏小体上的基因可能由于解旋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D.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是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造成的,且不消耗ATP
B.bc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Na+内流造成的,也不消耗ATP
C.cd段膜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外流、K+内流,此过程消耗ATP
D.引起b时刻膜电位变化的因素一定是局部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
B.3号和4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frac{3}{4}$
C.10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2号
D.12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frac{1}{3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一个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绿藻和水草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frac{1}{4}$食物来自绿藻,$\frac{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500kJ和500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食物(或绿藻).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 4 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氧气.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物种类多少或物种丰富度高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6)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7)若图丙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大.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Ⅰ(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有些地方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图甲表示某块荒地中食物网关系图,图乙表示向一个湖泊中排放无机污水量对其中生物量影响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鸟和昆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蛇属于其中第三和四营养级.
(2)若荒地中的蛇被大量捕杀,数量将减少的动物有昆虫和鸟,一段时间后,各种动物又恢复基本稳定,这是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的结果,这种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影响荒草地中各种动物垂直分布的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使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4)图乙中污水排放量较小时,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这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表现,当排污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鱼类数量会增加的原因是无机污染物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进而给鱼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3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3%B.4%C.6%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B.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C.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D.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