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840  115848  115854  115858  115864  115866  115870  115876  115878  115884  115890  115894  115896  115900  115906  115908  115914  115918  115920  115924  115926  115930  115932  115934  115935  115936  115938  115939  115940  115942  115944  115948  115950  115954  115956  115960  115966  115968  115974  115978  115980  115984  115990  115996  115998  116004  116008  116010  116016  116020  116026  11603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是横放的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根尖上三个部位的细胞结构;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后根尖的生长状况;图丙则为生长素浓度与生长状况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根尖中生长素从相对集中地分布部位转运至B(A或B或C)细胞所示的部位.在细胞C所代表的部位,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图乙中,D、E两侧生长素的浓度分别对应于图丙中的a、b点.
(2)某同学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在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浸泡枝条12小时,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扦插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一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吸走1mL.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mol/L,实验结果能(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③进一步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的最适浓度,可将以上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T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出(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研究表明,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效应T细胞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理论的是(  )
A.长颈鹿最初都是短颈
B.长颈鹿在缺乏青草时,只能吃树上叶片,由于颈的经常使用而逐渐变长
C.长颈鹿的长颈必须通过长期遗传和变异,逐代选择才能形成
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环境引起的,所以说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浆细胞中发生的是(  )
A.氨基酸→淋巴因子;ATP→ADP+Pi
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C.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D.葡萄糖→丙酮酸→CO2;染色质→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Ⅰ病毒ⅡRNA病毒ⅢDNA病毒ⅣHIV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进大陆棉,由于检疫存在问题,使印度棉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短时间内,印度棉铃虫和美国棉铃虫是两个种群
B.长时间后,美国棉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物种
C.现在的美国棉铃虫和印度棉铃虫可自由交配
D.现在的美国棉铃虫和印度棉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能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一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DNA)在细胞核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在细胞质中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过程③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图一中②表示了遗传信息的复制过程,图二表示了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分析图二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C,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CO-NH-.
(4)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

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模拟图二所示的过程,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其中实验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图二过程原料的是①④⑤(填序号).若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少有9个肽键.
(5)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二中结构⑦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D
A.乳酸杆菌   B.噬菌体   C.乳腺细胞   D.流感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亲本F1表现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有色素$\frac{3}{4}$有色素,$\frac{1}{4}$无色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无色素$\frac{1}{4}$有色素,$\frac{3}{4}$无色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无色素$\frac{3}{16}$有色素,$\frac{13}{16}$无色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有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基因型有7种.
(3)若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3}$.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5}{9}$.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下面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同种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2)图2中丙丁细胞处于图l中的CD段.甲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条数分别为0、8.
(3)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1中的CD区段(填字母).
(5)假设该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全标记,正常情况下,由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可能为50%或100%.
(6)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d对应图2中的细胞甲,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性染色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蓝绿色
C.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