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6112  116120  116126  116130  116136  116138  116142  116148  116150  116156  116162  116166  116168  116172  116178  116180  116186  116190  116192  116196  116198  116202  116204  116206  116207  116208  116210  116211  116212  116214  116216  116220  116222  116226  116228  116232  116238  116240  116246  116250  116252  116256  116262  116268  116270  116276  116280  116282  116288  116292  116298  11630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蚕效益的重要因素
B.一棵桑树上有成千上万条蚕,但它们的能量关系不会构成倒金字塔
C.图中C=A-B,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D.桑树到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C1+D1)/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植食动物能根据植物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有信息传递功能.
(2)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抗逆基因.若将其用于培育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则利用了直接价值.
(3)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酶的活化能.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0.85%(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5)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31×107J/(cm2•a).
(6)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能量是属于植物(填“植食动物”或“植物”).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
(7)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我国北方相对稳定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
D.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关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泡菜中过量的亚硝酸盐引起的基因突变一定是癌变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引起免疫细胞对其识别和免疫
C.与癌变有关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均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D.致癌的Rous肉瘤病毒将其遗传物质整合到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中致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某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补偿输入的能量之和.
(2)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3)通过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
(4)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
(5)如图为该自然保护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该森林生态系统在R时发生了地震,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据图回答:

①从A图曲线分析,S时以后该生态系统一定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该过程中,生产者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的变化为先增多后趋于稳定.若在C点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动物年龄组成特点可以用B图丙曲线表示.
②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丁;③甲;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先增加再减少最后稳定.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
(3)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200kg.C中的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糖)而进入生物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 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生态系统面积/106hm2单位面积碳储量/t﹒hm-2
植被土壤总计
湿地35043643686
热带森林1755121123244
北方森林137264343407
苔原9506128134
农田160028082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主要原因是北方气温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850kJ/(m2•a).
(2)第三营养级不能得到第二营养级的全部能量,除图中已标出的原因外,还有:①第二营养级生物的自身呼吸作用,②第二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
(3)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
(4)从图中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据图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量为1250.
(2)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
(3)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各营养级自身消耗一部分能量,仅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4)从理论上说,在研究生态系统功能时,若生态系统中没有消费者成分,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可以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若图表示碳循环,甲、乙、丙、丁构成群落,a-h箭头表示循环过程,据图回答

(1)a所示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丁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
(2)图示甲同化的总能量M与乙和丙所同化的总能量之和N的大小关系式为M>N,在捕食链中通常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0~20%.
(3)乙和丙互相通过气味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丙通过捕食乙,使乙中各种群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4)如要预测甲中某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种群数量特征中的年龄组成特征.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