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6375  116383  116389  116393  116399  116401  116405  116411  116413  116419  116425  116429  116431  116435  116441  116443  116449  116453  116455  116459  116461  116465  116467  116469  116470  116471  116473  116474  116475  116477  116479  116483  116485  116489  116491  116495  116501  116503  116509  116513  116515  116519  116525  116531  116533  116539  116543  116545  116551  116555  116561  11656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
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如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A             B
线粒体
C             D
酵母菌
E             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C、E,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F,根据试管B、D、F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鉴定CO2、酒精相关的试剂及颜色变化分别是C
A.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橙黄色   澄清石灰水--白色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色       澄清石灰水--白色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黄色    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灰绿色
D.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灰绿色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黄色
(3)如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用于测量生物吸收氧气量的实验装置.分别以20粒萌发的大豆或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记录如表所示.
生物材料时间
01020304050
记录有色液体和移动距离(mm)
萌发的大豆0816232934
蚯蚓0481113.515.5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2)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向左移动,移动的最大速率是0.8 mm/min.
(3)动物呼吸和种子萌发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氧气减少,呼吸减弱
(4)仓库在保存种子的时候,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目的是B
A.干燥、高温,降低光合作用   B.干燥、低温,抑制呼吸作用
C.潮湿、高温、降低蒸腾作用   D.潮湿、低温,促进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有氧气和ATP的条件下,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荧光素甲溶液,荧光素乙溶液,荧光素酶A溶液,荧光素酶B溶液,ATP溶液
(1)现欲探究“不同的荧光素酶是否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请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步骤:①取4支试管,编号1、2、3、4;
②1、2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甲溶液,3、4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乙溶液
③1、3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酶A溶液,2、4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酶B溶液;
④4支试管加入适量且等量的ATP溶液
⑤在暗处观察各试管是否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实验结果为4支试管都发出荧光,则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否则不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该实验思路也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特性.
(2)神经细胞中的ATP合成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氧呼吸(或细胞呼吸)(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ATP-ADP循环迅速(或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3)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
(4)用○□三种符号分别表示磷酸、核糖与腺嘌呤,试写出这三种分子在ATP中的连接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乙图可知,叶柄基部离层的产生,与乙烯(植物激素)有密切关系.
(2)A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囊,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3)该过程分泌到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对离层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活性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使叶柄基部细胞之间的联系减弱形成离层.
(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还有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的参与,这说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5)逆境是指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如冰冻、盐渍和干旱等.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受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强,则植物的电导率低;反之,电导率就高.电导率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测出.现在有人认为脱落酸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请使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脱落酸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材料用品:生长在培养瓶中状态良好且一致的黄瓜幼苗10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测定电导率的装置、0.25mol/L NaCl溶液、蒸馏水.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10株黄瓜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向甲、乙两组黄瓜幼苗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0.25mol/LNaCl溶液;
第三步:向甲组喷施适量的脱落酸溶液,向乙组喷施等量的水;
第四步: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的电导率.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如果甲、乙两组的电导率相等,则说明脱落酸不会改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如果甲组电导率大于乙组的电导率,则说明脱落酸会降低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如果甲组电导率小于乙组的电导率,则说明脱落酸能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据图回答:

(1)如图1的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图2的食物网共有1条食物链.
(2)图1中得硅藻是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绿色植物;图2中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请分析图1和图2,写出包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硅藻→磷虾→枪乌贼→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
硅藻→磷虾→锯齿海豹→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
硅藻→磷虾→枪乌贼→帝企鹅→豹海豹→虎鲸.
(4)图1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蓝鲸、锯齿海豹、飞鸟、阿德利企鹅、枪乌贼;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虎鲸、豹海豹;其中虎鲸占有的营养级最多;虎鲸和豹海豹明显的种间关系捕食和竞争.
(5)若图1中的所有飞鸟都迁徙别处,则对整个食物网的影响不大;(大或不大),若图2中的黄雀因某种原因都死了,则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在短期内会如何变化?螳螂增多、蛇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J”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S”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波动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对培养瓶进行振荡
C.为了准确进行酵母菌活菌计数,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
D.镜检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C.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