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6507  116515  116521  116525  116531  116533  116537  116543  116545  116551  116557  116561  116563  116567  116573  116575  116581  116585  116587  116591  116593  116597  116599  116601  116602  116603  116605  116606  116607  116609  116611  116615  116617  116621  116623  116627  116633  116635  116641  116645  116647  116651  116657  116663  116665  116671  116675  116677  116683  116687  116693  11670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颜色有不同的表现型,等位基因 Pa、Pb、Pc.分别决定蓝色、黄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已知 Pa>Pc,Pb>Pc,每个个体具有其中的2个基因.为进一步探明 Pa 与 Pb 之间的显隐关系,研究人员用该植物作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一:黄色(父本)×白色(母本)  子代:黄色和蓝色
杂交组合二:黄色(父本)×蓝色(母本)  子代:白色和蓝色
杂交组合三:蓝色(本)×蓝色(母本)  子代:白色和蓝色
(1)基因 Pa、Pb、Pc 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据杂交组合一可判断Pa与Pb之间的显隐关系为Pb>Pa.
(3)由于疏忽,杂交组合二 的结果未能统计完全,该组还应出现黄颜色的花瓣.
(4)又知该植物细胞核中存在抑制叶绿体形成的基因h,基因型为hh的个体不能存活,
欲探究控制花瓣颜色的基因与h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
取携带h基因的蓝色纯合亲本与携带h基因的白色纯合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携带h基因的个体相互授粉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①F1中不含h的花瓣基因型为HHPaPc.
②若F2蓝色花瓣与白色花瓣之比为3: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当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胃癌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Bax基因表达增强和Bel-2基因表达减弱(或Bax基因与Bel-2基因的表达;或促Bax蛋白产生和抑制Bel-2蛋白产生)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降低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与浆细胞比较,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B.线粒体外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内膜
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A.消化酶和胰岛素B.抗体和血红蛋白
C.呼吸酶与DNA连接酶D.RNA和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如图表示枫树种子在经过处理后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植物生命活动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想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图中的细胞分裂素或赤霉素进行处理.
(5)图中所示各种激素均为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调节(或显著影响)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科学家在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实线所示.请回答:

(1)据实验过程及图示,某药物对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影响是该药物会阻止24Na+通过细胞膜.而ATP对此过程的影响是ATP可以解除药物的抑制作用.
(2)实验说明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葡萄糖分子既能以自由扩散方式,又能以协助扩散方式跨膜运转,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扩散、不消耗能量;
葡萄糖协助扩散的速率比自由扩散的高105倍,这是因为协助扩散有载体蛋白的协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甲图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与其进入内质网加工的示意图,乙图是分泌蛋白从合成到运输到细胞外的流程图.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而不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B.乙图中①②都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成分
C.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生物膜是有活性的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模仿其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Na+和K+同时内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恶性高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由氟烷等挥发性麻醉药物所触发的一种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恶性高热易感者的骨骼肌细胞膜有缺陷,导致钙离子通道蛋白RYR1结构异常,在诱发药物氟烷等药物的作用下,该钙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钙离子持续大量外流,使全身肌肉痉挛,产热急剧增加,体温迅速升高,在没有特定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升高.
(1)研究发现某种麻醉药物是通过抑制突触传递来实现麻醉作用的,在该药物作用后,检测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与作用前相比较并未减少,则可推测该药物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来发挥作用的.若用该药物作用于图中的突触,然后刺激左侧神经元一次,电流计指针将偏转1次.
(2)恶性高热的病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恶性高热的原理可以说明ABD(多选)
A.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肌细胞中钙离子的含量越高越好
D.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4)在发病时,患者细胞内的呼吸作用(生理过程)显著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细胞内活动显著增强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同时机体中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使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但体温仍然迅速升高,这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黄再变绿
B.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呈现砖红色沉淀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品质好的高倍镜可以看到细胞板的形成过程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不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