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6574  116582  116588  116592  116598  116600  116604  116610  116612  116618  116624  116628  116630  116634  116640  116642  116648  116652  116654  116658  116660  116664  116666  116668  116669  116670  116672  116673  116674  116676  116678  116682  116684  116688  116690  116694  116700  116702  116708  116712  116714  116718  116724  116730  116732  116738  116742  116744  116750  116754  116760  11676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保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草原上鼠与牛、羊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这种随机选定区域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则不准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  )
A.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和重组C.协同进化D.地理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素作用的器官分别是(  )
A.性腺、甲状腺、肾上腺B.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C.垂体、垂体、垂体D.垂体、垂体、肾上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该图中有脱氧核苷酸4种.从图中可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而成.
(3)DNA分子中两条长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成碱基对,其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和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b]DNA,基因和b的关系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a]染色体,基因和a的关系是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和b的关系是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d、e、f(填字母).
(4)基因和h的关系是基因控制h合成,h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来源于转录过程,其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经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5)如果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伴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又有特殊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浓度的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害.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请为实验拟一个题目:探究(不同浓度的)铅对植物生长发育(或萌发率、主根长、株高)的影响.
(2)实验材料:大豆、系列浓度的氯化铅溶液、培养皿、吸水纸、蒸馏水
(3)实验步骤:
①将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为6组,并编号.
②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800、1600ug/mL的氯化铅溶液浸泡种子
③待种子吸水膨胀后,移至铺有吸水纸的湿润培养皿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定期观察、记录、统计.
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应增设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空白对照组.
(4)实验结果与结论:
氯化铅溶液浓度(ug/mL)501002004008001600
萌发率(%)96.596969318.56.5
主根长(cm)13.39.46.44.01.50.7
侧根数493222.72090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培养液中铅离子浓度的增高,萌发率、主根长及侧根数均下降(均降低).这说明铅能抑制作物根的生长发育,且这种抑制随铅浓度的增高而加强.
(5)在大豆培养中,受铅危害的植株,根变短变粗,主根顶端圆钝、膨大或畸形,这是由于铅影响根尖细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另外,由于食物链的富集(生物富集)作用,土壤的铅污染也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6)从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的结果.
(7)研究表明,睾丸内分泌机能受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控,铅进入动物体内,可使性激素含量下降,并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相应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有关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进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成熟的红细胞来提取DNA
B.可用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C.可利用血红蛋白的颜色来监测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情况
D.可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来证明生物膜之间的协调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人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筛选出目的菌株.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6 次.
(5)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9支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向9支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菌水、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华侨中学新高二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0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

A.10条 B.20条

C.30条 D.40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用牛皮纸包扎器皿.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从用途上看这样的培养基属于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3)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安全阀、排(放)气阀、压力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