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7102  117110  117116  117120  117126  117128  117132  117138  117140  117146  117152  117156  117158  117162  117168  117170  117176  117180  117182  117186  117188  117192  117194  117196  117197  117198  117200  117201  117202  117204  117206  117210  117212  117216  117218  117222  117228  117230  117236  117240  117242  117246  117252  117258  117260  117266  117270  117272  117278  117282  117288  11729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用50%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所有的细胞会同时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C.低倍镜下观察到左下方有需要观察的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若需要放大观察,首先应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D.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在花药培养中,常常会出现染色体组数目(或染色体倍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2)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理由是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分离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鉴别该种微生物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刚果红,该物质能够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如果某个菌落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
(4)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该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深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人员用某种药物刺激健康小鼠,诱发其产生过敏反应.将这批小鼠平均分成五组,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青蒿素浓度为0、2%、4%、8%的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小鼠等动物发生过敏反应,通常具有的特点是: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胸腺属于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器官,它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3)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原因是发生了免疫反应.
(4)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8%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前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除部分病毒外,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验证KHCO3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其幼叶3g,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 (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
(1)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在光下分解可产生[H]、O2.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的.
(2)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上升,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浓度增加.
(3)在适宜光照、温度和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大于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
(4)为探究第(3)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称取1.5g上述植物幼叶,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黑暗、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消耗速率(或呼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B.池塘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D.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DNA分子中的碱基C被氧化后会转变为碱基U,细胞中的一种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U,将其切除,之后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除残留下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最后由其他酶将缺口修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糖苷酶被水解得到的单体可能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B.糖苷酶能识别和切割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C.DNA缺口修复需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发挥作用
D.若基因损伤未被及时修复一定导致其100%的子代DNA具有突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受到下丘脑的直接影响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使其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和b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B.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③的数量和种类均相同
C.钾离子通过a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a和b的运输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