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7218  117226  117232  117236  117242  117244  117248  117254  117256  117262  117268  117272  117274  117278  117284  117286  117292  117296  117298  117302  117304  117308  117310  117312  117313  117314  117316  117317  117318  117320  117322  117326  117328  117332  117334  117338  117344  117346  117352  117356  117358  117362  117368  117374  117376  117382  117386  117388  117394  117398  117404  11741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衰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和蛋白质分子等,致使细胞衰老
C.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
D.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从而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马术用马应具有“跑得快、身躯庞大沉稳、安静”等特点.一马场从国外引进一匹雄性阿拉伯马(跑得快)和一匹雌性佩尔什马(身躯庞大沉稳、安静),希望利用这两匹马和一群本地马来培育马术用马.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这两匹进口马杂交,子代产生的变异来源主要是基因重组.
(2)从本地母马中选择健康的、繁殖能力强的作为代孕马,将进口马配种后收集其胚胎,并培养到适宜阶段移植到代孕母马体内,从而快速获得更多杂交子代.胚胎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完全搞清楚,所以培养液需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清,血浆).培养得到的胚胎可以通过胚胎分割技术提高其利用率.
(3)欧洲各地有很多马术用马培育基地,可建议马场直接购买其(冷冻)胚胎,无须再购买种畜,以节省大量资金.
(4)研究者设想,取优良品种的耳细胞传代培养在10代以内,将培养得到的耳细胞注入到MⅡ(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去核卵母细胞内,构建并培养得到重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马体内,即得到大量优良品种.该设想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菠菜素有“蔬菜之王”的称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
(1)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某同学利用该试剂验证菠菜叶研磨液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却没有达到预期结果,请分析主要原因是菠菜叶中的色素干扰了实验现象的观察.
(2)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可以进行下列哪些实验?②③(填写序号)
①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3)把载有菠菜叶肉细胞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
(4)与菠菜幼嫩细胞相比,成熟细胞基本不生长,其限制因素是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核质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蚕豆叶片表面的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围绕而成.如图所示为一天中蚕豆完整叶片的气孔孔径的变化以及保卫细胞中钾离子含量和蔗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蚕豆叶片不能主动调节气孔孔径的大小
B.一天中各时段调节气孔开闭的主要物质不同
C.一天中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D.叶片缺水可能引起保卫细胞对钾离子的主动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研究.
组别注射物 血清稀释倍数
A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 40
B组103倍的稀释液 10
C组104倍的稀释液 10
D组105倍的稀释液<10
E组乙脑灭活疫苗原液 40
F组不做处理<10
(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实验中自变量为疫苗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诱导体液免疫机制的发生,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下降.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乙脑病毒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高于B和E组,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实验中B和E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4)为证明(3)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E、F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存活率(死亡率).若靶细胞的死亡率为 A组>E组>F组,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基因的空间结构改变B.DNA聚合酶的催化
C.消耗四种核糖核苷酸D.识别并转运氨基酸t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没有受到影响
B.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大豆植株间作和单作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均为CO2浓度
C.光照强度为b时,大豆植株单作固定CO2的速率为20μmol•m-2•s-1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乳酸菌和酵母菌都(  )
A.有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B.能进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C.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大学蔬菜研究机构对品种名为雪里红的哈密瓜采用爬地栽培和立架栽培两种方式进行种植,分别测定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注:节位越低的叶离根越近,节位越高的叶离植物尖端越近.)

(1)探究雪里红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中的原理提取色素,并采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图甲中,在爬地栽培方式下,同一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高节位的新生幼叶的净光合速率往往较低,从相关细胞的结构及代谢特点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高节位幼叶叶绿体数量少且光合色素含量低,所以其总光合速率较小;另一方面,高节位幼叶酶的数量更多、活性更强,代谢旺盛,其呼吸作用更强.而立架栽培时高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反而比低节位叶片更大,主要原因是低节位叶片因相互遮挡光照不足影响了其总光合速率.
(3)两种栽培方式中,立架栽培可以适当密植以增加产量.
(4)经检测,立架栽培方式下果实重量以及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类)的含量均高于传统爬地栽培,由图乙可知结果中期(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高低对果实品质影响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表述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④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用于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并将DNA染色
⑤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
⑥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需先将样液摇匀,再滴加到计数室,最后盖上盖玻片.
A.①③⑥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