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7742  117750  117756  117760  117766  117768  117772  117778  117780  117786  117792  117796  117798  117802  117808  117810  117816  117820  117822  117826  117828  117832  117834  117836  117837  117838  117840  117841  117842  117844  117846  117850  117852  117856  117858  117862  117868  117870  117876  117880  117882  117886  117892  117898  117900  117906  117910  117912  117918  117922  117928  11793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颜色变化是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蓝色
B.向2mL豆浆中加入1mL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
C.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紫色加深
D.向2mL果酒中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震荡后显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3)(4).
(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 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①③②(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 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

(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木糖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4)从以上筛选得到的活酵母菌中提取DNA,利用PCR 技术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若将1个目的基因分子复制10 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211-2个引物.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然后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尿嘧啶合成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将经上述流程培育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葡萄糖和木糖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难受能力强,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用X射线照射紫株A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株732株、绿株2株(绿株B).为研究绿株B出现的原因,让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得到F1,F1再严格自交得到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分析.
(1)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质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如果此假设正确,则F1的基因型为Hh;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应为$\frac{3}{4}$
(2)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H的片段缺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如果此假设正确,则绿株B能产生2  种配子,F1的表现型为全部为紫株;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frac{6}{7}$
(3)上述杂交实验中玉米植株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4)利用细胞学方法可以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操作是最好选择上图中的绿株B植株,在显微镜下常对其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联会的染色体处于配对状态,可以观察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是按特定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其维持着自然界或个体稳态.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双向流动,但流动形式不同
B.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是双向流动的,且流动速率基本相同
C.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在DNA与RNA之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
D.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内皮素(ET)是一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与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有着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内皮素功能异常与内皮素主要受体ETA有关,科研人员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实现了ETA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其过程如下(图中SNAP基因是一种荧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识别序列为CCCGGG,限制酶XhoⅠ的识别序列为CTCGAG).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TA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的原因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过程①中需要用逆转录酶处理,过程③中,限制酶XhoⅠ切割DNA形成的黏性末端是-AGCT(或).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避免目的基因及载体的任意连接).
(3)图中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还缺少终止子,鉴定ETA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需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ETA基因作探针.
(4)已知荧光显微镜可以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来判断SNAP基因是否表达及表达量.因此,利用SNAP基因与ETA基因结合构成融合基因,目的是检测ETA基因能否表达及表达量.
(5)人皮肤黑色素细胞上有内皮素的特异受体,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使黑色素增加.美容时可以利用注射ETA达到美白祛斑效果,原因是ETA能与内皮素结合(减少了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内皮素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了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图1为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模式图,图2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果蝇体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Ⅱ、Ⅲ、Ⅳ、X,图2细胞处于四分体(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期.
(2)图2中①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3)假如图2细胞在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
(4)假设图2在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a的卵细胞,则该细胞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da和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我国食品加工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如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科研人员对固定化蛋白酶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人员选择了硅胶、活性炭和大孔树脂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蛋白酶,三种载体的固定化率如图1所示.
实验二:为探究pH对三种载体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高浓度污水的pH值分别调至4.5、5.0、5.5、6.0、6.5、7.0,各取500ml.分别使其与等量不同载体的固定化酶混合,然后在37℃的水浴中反应6小时.测定每个反应器中氨基酸的生成速率.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三种载体蛋白酶固定化率最低的是硅胶.与水溶性酶相比,固定化酶处理高浓度污水的优点是可反复利用,易与反应物分离.
(2)实验二的自变量是pH和三种载体固定化酶,无关变量是温度、污水的量、固定化蛋白酶的量和反应时间.(至少写两点)
(3)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在pH值4.5至7之间,硅胶固定的蛋白酶活性最低(或活性炭固定的蛋白酶活性最高);蛋白酶在三种载体上的最适pH值均为5.5左右.
(4)结合图1和图2分析,进行高浓度污水的净化时应选择活性炭载体的固定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图1表示银杏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O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图2所示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⑤能在夜晚为银杏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提供ATP的有②④⑤(填数字标号),物质丙为CO2.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H]和ATP(或甲),从而影响暗反应的进行.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合理施肥有利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的合成,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从图2可知,与28℃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原因是温度低,酶活性低.当CO2浓度为300μmol•mol-1时,28℃条件下银杏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呼吸速率较高.
(3)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20℃的银杏突然从CO2浓度为800μmol•mol-1移至CO2浓度为2000μmol•mol-1的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方法及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B.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C.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的规律
D.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向光性研究,确定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D.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