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7853  117861  117867  117871  117877  117879  117883  117889  117891  117897  117903  117907  117909  117913  117919  117921  117927  117931  117933  117937  117939  117943  117945  117947  117948  117949  117951  117952  117953  117955  117957  117961  117963  117967  117969  117973  117979  117981  117987  117991  117993  117997  118003  118009  118011  118017  118021  118023  118029  118033  118039  11804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家蚕斑纹的普通斑、素斑,B、b位于5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家蚕体色的黑色和淡赤色,野生型雌家蚕偶尔变异成突变型1与突变型2两种突变家蚕,相关染色体及基因如下:

(1)突变型2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2)基因相同的野生型雌雄家蚕交配,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色普通斑:淡赤色普通斑:黑色素斑:淡赤色素斑=9:3:3:1,黑色普通斑家蚕中纯合子占$\frac{1}{9}$.
(3)请简要写出区分图中野生型与突变型家蚕的最简单的方法.观察雌家蚕的表现型,若呈素斑,则为突变型1(或借助显微镜观察体细胞中染色体,若观察到染色体缺失,则为突变型1)
借助显微镜观察体细胞中染色体,若观察到染色体易位,则为突变型2,染色体正常的为野生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1.93mg (干重)/L,年均:1.02mg (干重)/L,1013~1015个/m2
(1)浮游藻类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一营养级.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或自净化)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无机盐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分解作用,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主要为厌氧型.(填好氧或厌氧)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入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红树林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湿地生态系统.它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多种鸟类觅食、繁殖的场所,也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等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其面积日益缩小.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里,有一种以植物为食的鸟群,若一年中,该鸟群所贮存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则该鸟群一年中呼吸消耗的总能量应等于这一年中该鸟群摄取的植物性食物的总能量粪便等排出物中的能量减去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鸟类遗体中的能量.
(2)
①如图1方框中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请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它们的名称:a.分解者,b.生产者,c.非生物物质和能量,d.消费者
②成分d的生态作用有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的消费者对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3)在潮间带,浜螺能吃很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大型绿藻-浒苔.图2表示某一潮间带中浜螺与藻类种数的关系.请回答:
①当浜螺密度从极小增加到约140个/m2时,潮间带中藻类种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变化可以说明浒苔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特点.
②当浜螺密度继续增加时,潮间带藻类种数逐渐减少,原因浜螺多,浒苔少,浜螺对其他藻类的摄食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细胞至生态系统的各级水平上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以及输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B.细胞间可以通过某些化学物质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识别实现信息传递
C.在化能合成过程中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转移到有机物中储存
D.农田生态系统中,每年输入的能量总和等于输出的能量总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的是(  )
①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项措施的目的主要是(  )
A.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B.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C.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D.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所述四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变化情况与如图中走势一定不相符的是(  )
选项横坐标纵坐标
A温度或pH酶活性
B生长素浓度根生长情况
C时间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D饮水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①卡介苗②破伤风抗毒素 ③免疫球蛋白 ④艾滋病毒 ⑤癌变的细胞⑥移植的肾脏 ⑦引起过敏的青霉素  属于抗原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③C.①④⑤⑥⑦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4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Y小鼠,理由是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廇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1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不能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回答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两个问题
I.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再分化(分化)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Ⅱ.某课外小组同学用愈伤组织同时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培养基中含3%的蔗糖,乙组培养基中不含蔗糖,经灭菌后接种,每组实验再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在光下和暗处培养.1个月后,观察植物体生长、分化情况,结果如表:
培养条件甲组乙组
光下正常生长,分化不生长,死亡
暗处正常生长,不分化不生长,死亡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愈伤组织生长、分化过程需要蔗糖;②能够促进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