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8026  118034  118040  118044  118050  118052  118056  118062  118064  118070  118076  118080  118082  118086  118092  118094  118100  118104  118106  118110  118112  118116  118118  118120  118121  118122  118124  118125  118126  118128  118130  118134  118136  118140  118142  118146  118152  118154  118160  118164  118166  118170  118176  118182  118184  118190  118194  118196  118202  118206  118212  11822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生物)群落.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高于(或“大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杨半分解叶最为喜好.由此说明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来源于高尔基体(结构),其中的物质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表达.
(3)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减少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当b物质与AMPA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电信号,此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
D.若A代表2n=16的一个精原细胞,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b、c代表的2种精细胞分别含7或8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脱落酸(ABA)具有诱导基因表达、气孔导度变化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脱落酸同时具有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类受体.有人为探究ABA调节气孔导度过程中是通过哪类受体完成的调节途径,以清水浸泡过的紫露草叶片为材料,做了如下实验:(“-”表示未处理,“+”表示进行了相应处理)
同位素标记的ABA涂抹显微注射同位素标记的ABA放射性位置实验起始气孔导度/um实验结束气孔导度/um
1---7.16.5
2+-保卫细胞表面7.42.3
3-+保卫细胞内部7.06.4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可以在植物体内大量合成
B.实验材料用清水浸泡使气孔导度大致相同,是控制自变量
C.该实验说明ABA诱导气孔关闭是通过细胞膜上受体进行调节
D.脱落酸若在保卫细胞内降解,则细胞内不会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RNA)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B.图中①②③过程均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D.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有关细胞的比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体内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具有的核DNA数量相同,比值为1
B.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C.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物质和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酸
B.酶的合成最初都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C.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三种物质组成
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测得该草原的某种优良牧草种子在密闭温室内萌发及幼苗发育过程中温室内氧气的浓度,图丙表示该草原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丁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d(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大于(大于、小于、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由图乙可推测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开始时间早于(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种子萌发21天以后限制氧气浓度增加的外界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3)由图丙可推测生物种群在丙图所示时问内,数量增长模型为J型.若一段时间后,图丙中的①②发生重合时对应在图丁中的时间点为c.若图丙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种群①的适应性高于的种群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分析回答下面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多数抗原必须有T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第二类是有少数抗原,单独刺激B细胞即可完成.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可以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同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下表).据表分析,实验组是甲组小鼠,如果甲乙两组小鼠均产生相应浆细胞和相应的抗体,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类.
处理胸腺是否产生相应浆细胞是否产生相应的抗体
甲组小鼠切除
乙组小鼠不切除
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结果如图1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B细胞(或记忆细胞).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两种,这两种神经元放电频率(单位时间内的兴奋次数)与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由图可知,当体内出现发热现象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低于”、“高于”或“等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过程中基础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病人会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图3和图4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

①据图3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4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m(0<向光侧生长素浓度<m).据图4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根>茎.
②有同学设计如图5的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

③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上述②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问题:
Ⅰ.工厂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的大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用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在预处理时需要加入果胶酶(或果胶酶和千维素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
(2)苹果酒经过深层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发酵要严格控制在30~35°C,同时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必须在有氧环境中才能生长和代谢.
(3)葡萄籽中含有的胶原蛋白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要分离这种胶原蛋白常用电泳技术,影响该技术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带电性质(或电荷数量)和形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