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8600  118608  118614  118618  118624  118626  118630  118636  118638  118644  118650  118654  118656  118660  118666  118668  118674  118678  118680  118684  118686  118690  118692  118694  118695  118696  118698  118699  118700  118702  118704  118708  118710  118714  118716  118720  118726  118728  118734  118738  118740  118744  118750  118756  118758  118764  118768  118770  118776  118780  118786  11879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研究发现,某细菌X,其胞内硒依赖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一定范围内与环境中硒的含量成线性相关.利用这种原理,可以用生物方法检测环境中硒的含量,现欲探究该检测硒含量方法的最大适用范围和GPx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变化趋势,某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细菌培养液、浓度为 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细菌X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①…
实验结果如表
GPx含量(相对值)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
2h11213335
4h24517581
(1)补充完整实验思路①取若干只洁净的培养瓶均分为A、B、C、D四组,每组3只.用浓度为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和培养液分别配制浓度为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的溶液,并加入到A、B、C、D四组培养瓶,每组再加入等量的细菌培养液.②取细菌X稀释后,等量接种于各种培养瓶中.将所有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③培养2h后,对各组培养瓶取样,对细胞进行破碎,测定其GPx含量,求平均值.
④4h后重复③.⑤对实验所得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以硒酸盐浓度为横坐标,GPx含量相对值为纵坐标,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将答案写于答题卡方框内.

(3)本实验有(填有或没有)初步达成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措施是为了获得健康安全的食品,防止或减少污染.
 
(1)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由左图1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藻类吸收N元素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DNA、RNA)等大分子物质.(至少填两个)
②将湖水培养液稀释 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 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2(图示整个方格为大方格,边长为1mm,其中分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脆杆藻细胞的密度是8.5×107或8.9×107个/mL.脆杆藻细胞的密度与浑浊度 指标存在一 定的数量关系,该指标可用比浊计测定.
(2)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制作豆芽时也要考虑人们的食用健康安全问题.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 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3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 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 越高).
①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不需要(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 (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
③某种二萜类酸能促进某些植物开花、茎伸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赤霉素类植物激素类似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普通小麦 6n=42,记为 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其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 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 F1为四倍体
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图示内容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B.正常情况下,图三所示过程可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是⑨⑩⑬
C.劳氏肉瘤病毒存在催化⑪过程的酶
D.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需要ENA聚合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体内下列生理活动是单向的是((  )
A.甲状腺细胞与胰岛β细胞间的作用
B.肝细胞中糖元与葡萄糖的转化
C.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与腺垂体之间的激素调节
D.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传导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在盐碱、干旱环境下生长的作用,研究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得到了GA含量降低的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1)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作为信息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2)已知成熟种子中高含量的ABA使种子休眠,萌发的种子会释放大量GA解除休眠,GA和ABA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中具有拮抗作用.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的种子萌发率均高于突变体,说明种子内高浓度GA可以降低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
(3)由图2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突变体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此可知,GA含量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
(4)研究者推测,高盐环境和干旱条件会引起植物体内ABA含量增加,而GA可以抑制植物体的这一响应过程.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两组植株的ABA含量,若野生型的ABA含量明显低于突变体,则说明假设成立.
(5)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各激素的平衡协调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研究青蒿素能否作为抗癌药物,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
(1)实验一:用青蒿素处理乳腺癌细胞,观察其结构变化.
①用含适宜浓度青蒿素的培养液培养乳腺癌细胞36h后,用电子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可见比例接近的三种细胞.
②由图可知,青蒿素能够诱发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胀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2)实验二:研究青蒿素抗肿瘤与Fe2+的关系
研究发现,癌细胞膜上转铁蛋白受体数量和胞内Fe2+浓度大大高于正常细胞.为确定青蒿素发挥抗肿瘤作用和胞内Fe2+浓度的关系,研究人员对乳腺癌细胞进行表中所示不同处理,16小时后统计乳腺癌细胞的数目,计算相对百分比.
组别处理方式乳腺癌细胞相对百分比
1普通培养液101.9%
2普通培养液中加入全转铁蛋白109.6%
3普通培养液中加入青蒿素10.4%
4普通培养液中先加入全转铁蛋白,再加入青蒿素0.2%
注:全转铁蛋白是Fe2+与转铁蛋白的复合物,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胞内Fe2+升高
表中数据是各组乳腺癌细胞处理16小时后与处理前的数目百分比.比较1组和2组组结果可知,胞内高Fe2+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比较3、4组结果可知,胞内的高Fe2+浓度有利于青蒿素发挥抗肿瘤作用.
(3)研究人员结合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机理分析,青蒿素与肿瘤细胞内的Fe2+结合后释放出自由基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膜的选择透性随之改变,细胞外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一方面诱导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使细胞程序化死亡.另一方面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进一步引起细胞吸收大量水分发生膨胀直至死亡.
(4)传统抗肿瘤药物一般通过阻止细胞DNA复制发挥作用,也会损伤正常细胞.青蒿素毒副作用小的原因是能够作用于胞内Fe2+浓度高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欲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选材时一般选取茎尖或根尖.
(2)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时,常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
(3)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之前,需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块,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另外,所用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4)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经选择培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l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1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Ⅱ→a、分解者→a.
(2)若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0000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176×106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3%(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该湖泊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4)写出图2中可能存在的食物网(写出一个即可).
(5)图2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化学、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大肠杆菌Puc1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某限制酶在此质粒上的唯一酶切位点位于LacZ基因中,如果没有插入外源基因,LacZ基因便可表达出β一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中含有IPTG和X-gal时,X-gal便会被β-半乳糖苷酶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蓝色菌落,反之,则形成白色菌落.如图表示利用此质粒实施基因工程的主要流程.

(1)已获得的目的基因可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
(2)目的基因插入质粒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恢复磷酸二酯键.
(3)将试管I中的物质和大肠杆菌共同置于试管Ⅱ的目的是进行转化;大肠杆菌需事先用Ca2+进行处理,目的是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感受态.
(4)将试管Ⅱ中的菌液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还应加入IPTG、X-gal以及氨苄青霉素,其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的作用是筛选出导入pUC18质粒的大肠杆菌.
(5)若观察到培养基上出现白色菌落,则说明大肠杆菌中已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如果作为受体细胞的大肠杆菌也含有LacZ基因,则不利于重组质粒的筛选,原因是无论大肠杆菌是否导入重组质粒,均会呈现蓝色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