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8941  118949  118955  118959  118965  118967  118971  118977  118979  118985  118991  118995  118997  119001  119007  119009  119015  119019  119021  119025  119027  119031  119033  119035  119036  119037  119039  119040  119041  119043  119045  119049  119051  119055  119057  119061  119067  119069  119075  119079  119081  119085  119091  119097  119099  119105  119109  119111  119117  119121  119127  11913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果蝇眼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遗传学研究表明,野生型果蝇的眼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的控制.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它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使眼色呈紫色,它仅位于X染色体上,其处于隐性地位(b)时使色素为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全为紫眼,雄果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且雌:雄=1:1.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亲本基因型杂交组合:AAXbXb×aaXBY.
(3)对F2进行分析:
①纯合子雌果蝇占F2雌果蝇的比例是$\frac{1}{4}$.
②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果蝇占F2的比例是$\frac{7}{8}$.
③若全部F2个体形成一个种群,则B的基因频率是$\frac{1}{3}$.
(4)隔离饲养F2中的一只紫眼雄果蝇和一只白眼雌果蝇,性成熟后交配得F3,F3中雌果蝇全为紫眼,
雄果蝇全为红眼,据此判断,隔离饲养的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某研究机构对轻度入侵区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图1),并构建了捕食关系的模型(图2),图2中箭头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分析,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5×108J/(hm2•a),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
(2)图2中的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图2构建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最能代表捕食者种群K值的数据为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科研小组在一个大棚中,以某种番茄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实验结果中,T0组不用遮阳网,T1组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T2组覆盖两层黑色遮阳网.实验期间分别于11时和1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通过改变黑色遮阳网的层数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净光合速率是用CO2的吸收速率表示的.
(2)8点时,三组实验中C3相对含量较高的是T2组;若分别来自三个组的叶片起始状态相同,则17时,经碘蒸气处理后显色
较深的是T0组.
(3)图中10到11时期间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或CO2含量);各组光合速率分别于12时、13时、14时又开始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大棚内湿度升高,引起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下降.
(4)光合色素含量可作为检测该种番茄是否为耐弱光品种的直观性指标.将该种番茄在弱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依据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或有机溶剂)的原理提取色素,并采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通过观察色素带的宽度(或颜色的深浅)可判断叶绿素a、叶绿素b相对含量的多与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同学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用到的淀粉酶最适pH是8
B.a处理是将两试管置于常温下相同的时间
C.该实验中显色剂不可用碘液代替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淀粉和蔗糖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蛋白质和还原性糖的实验都需要加热
B.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不同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H2O2作底物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用50%的蔗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细胞能产生不同种类的新细胞,一般不含有干细胞
B.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会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形成染色体
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与细胞凋亡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家禽养殖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科学家致力于提高家禽对病毒的抵抗力,减轻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1)在鸡的多个品种中都存在Mx蛋白,但只有少数品种的Mx蛋白具有抗病毒的活性.比较两种Mx蛋白,发现其差异是第631号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这很可能是由于Mx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而造成的.
(2)研究人员利用Mx基因做探针,从某个品种的鸡体内成功提取出正常Mx蛋白的mRNA,通过反转录法获取cDNA,再利用某种病毒将cDNA携带进入Mx基因缺陷的另一个品种的鸡受精卵中,并将这些受精卵培育成成体.上述病毒起到了目的基因(运)载体作用.
(3)检测发现,在由(2)获得的鸡体内cDNA成功表达了,从分子水平上说,这项检测通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但所合成的Mx蛋白是否具有正常活性,还需要从个体水平上进行(禽流感)病毒感染试验.
(4)让转基因鸡的雌雄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子二代均按照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遗传,这说明Mx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鸡的一条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种鱼为二倍体(2N=52),属于XY型性别决定.其雄性个体生长快,肉质好,比雌鱼经济价值高.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通过控制精子(填“精子”或“卵细胞”)的类型来控制鱼苗的性别.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杂交组合的父本基因型为XDY.
(2)科学家用激素诱导,将XY雄鱼逆转为XY生理雌鱼,用冷冻休克法干扰XY雌鱼减数分裂的相关过程,获得含52条染色体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就能发育成个体,从而获得YY超雄鱼.冷冻休克法作用的时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3)若控制鱼背部颜色的基因由B、b控制,已知某正常黑褐色雄鱼体细胞中含有B、b两种基因,隐性个体为灰黄色,设计实验探究B、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实验步骤:让该黑褐色雄鱼与灰黄色雌鱼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情况.
②预测结果:
a.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黑褐色,雄性个体全为灰黄色,说明B和b分别位于X和Y上.
b.如果后代中雌性全为灰黄色,雄性全为黑褐色,说明B和b分别位于Y和X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类为食,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它为食.下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丙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12千焦),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属于S型增长模型,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子弹蚁→驼背蝇”,指出其中的错误没有生产者;没有初级消费者;驼背蝇与子弹蚁之间不是捕食关系
(2)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3)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C(填字母);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1012千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1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兴奋,丙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图2中A测量的电位是静息电位,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K+外流
( 2)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是否能够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并说明原因:不能.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