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9347  119355  119361  119365  119371  119373  119377  119383  119385  119391  119397  119401  119403  119407  119413  119415  119421  119425  119427  119431  119433  119437  119439  119441  119442  119443  119445  119446  119447  119449  119451  119455  119457  119461  119463  119467  119473  119475  119481  119485  119487  119491  119497  119503  119505  119511  119515  119517  119523  119527  119533  11954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被蛋白酶水解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下列关于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B.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C.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D.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检测转基因植物是否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B.甲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不同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frac{1}{2}$和$\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B.用纯种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F2重组型比例为$\frac{3}{8}$
C.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组合
D.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考虑“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以下细胞生命过程正常情况下会出现的是(  )
①有丝分裂 ②细胞分化    ③细胞凋亡 ④细胞坏死 ⑤减数分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增殖D.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不作任何处理8.76112.39
B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溶液的鹅膏蕈氨酸1μL 
15.72
 
149.7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的目的.
(2)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却降低收缩频率.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上述两种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实验.实验步骤: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作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③一段时间后,用乙酰胆碱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收缩频率降低,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的作用特点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讲台上的鱼缸中有正常生长的金鱼藻、小鱼,现将鱼缸密闭,通入适量的C18O2,一段时间后在小鱼体内存在放射性18O的部位有(  )
①肺   ②血浆  ③组织细胞基质  ④组织蛋白  ⑤脂肪组织.
A.①②③④⑤B.C.①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
A.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细胞
B.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C.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D.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继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分析回答:

(1)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该图示缺少处于间期的示意图.而该时期细胞主要是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图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是BCAD(用字母表示),其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C(用字母表示)图细胞所示的时期.
(3)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BC(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