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9863  119871  119877  119881  119887  119889  119893  119899  119901  119907  119913  119917  119919  119923  119929  119931  119937  119941  119943  119947  119949  119953  119955  119957  119958  119959  119961  119962  119963  119965  119967  119971  119973  119977  119979  119983  119989  119991  119997  120001  120003  120007  120013  120019  120021  120027  120031  120033  120039  120043  120049  12005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区别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C.培养基成分不同
D.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处理一方面是为了使动物细胞分散开来,另一方面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
B.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定向地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用取自烧伤病人的皮肤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这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核移植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4.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可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0W和20W+1E,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40W.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根尖或芽尖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有丝分裂中期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4)若纯合蓝粒小麦(40W+2E)的基因型用(+A+A)表示,获得的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的基因型用(--)表示,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的基因型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之所以选择隐性类型与F1测交,是因为这样可以使F1中的所有基因都能表达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表现的性状为黄色圆粒.
解释:
(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4)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5)性状表现为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一段时间后,由细菌裂解释放出的一个子代噬菌体中(  )
A.一定有32P,可能有35SB.没有35S
C.一定有35S,可能有32PD.都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使细胞器内的化学反应能独立高效地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A、B分别表示两种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方法.据图回答:
A
DNADNAMRNA氨基酸
$\frac{\underline{\;GTG\;}}{GAC}$$\stackrel{射线}{→}$$\frac{\underline{\;\;\;①\;\;\;}}{GTC}$$\stackrel{转录}{→}$$\frac{②}{\;}$$\stackrel{翻译}{→}$③
B:高杆抗锈病DDTT×矮杆不抗锈病ddtt→F1$\stackrel{?}{→}$F2→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锈病品种
(1)A图所示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若②是以①为模板合成的,则③处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 改变成了缬氨酸(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2)B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frac{1}{3}$.
(3)上述两种育种方法中,能产生新的基因的育种方法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甲~丙依次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目变化柱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时期,对应于图乙的BC段.
(2)甲图细胞所示分裂方式和受精作用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3)与乙图中CD段相对应的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丙图中引起①→②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5)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参照此图,在图中绘制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