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0781  120789  120795  120799  120805  120807  120811  120817  120819  120825  120831  120835  120837  120841  120847  120849  120855  120859  120861  120865  120867  120871  120873  120875  120876  120877  120879  120880  120881  120883  120885  120889  120891  120895  120897  120901  120907  120909  120915  120919  120921  120925  120931  120937  120939  120945  120949  120951  120957  120961  120967  12097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甲细胞是T细胞,其成熟的场所是胸腺.
(2)实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记忆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将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乙细胞.乙细胞是浆细胞,其分泌的物质戊是抗体,物质戊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虚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其中丁细胞为效应T细胞.
(4)甲乙丁三类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乙细胞.当人感染了酿脓链球菌,常会引起免疫系统将自身的心肌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使人患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有人吃了海鲜呕吐,接触花粉出现荨麻疹,这种表现称为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
B.体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接种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
D.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写字看书,其受损部位是S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内也有神经递质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适当的方法将小白鼠的肝脏组织细胞破碎,分离出细胞各种结构部分,将所获得的沉淀物A、B、C和可溶性物质D的成分进行分析,请根据表中各项数据分析:
沉淀物A、B、C和可溶性物质D成分表
项目DNA含量
(百分比)
RNA含量
(百分比)
A99.917
B0.17
C053
D027
(1)沉淀物A主要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细胞核.
(2)与蛋白质的合成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存在于沉淀物C中.(填字母)
(3)沉淀物B中主要含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D中.(填字母)
(5)上述细胞结构的分离方法称为差速离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神经递质由分泌到胞外有突触小泡参与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Cd2+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5μmol/L、20μmol/L、50 μmol/L、100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3d、5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
(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①浓度低于20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不同种类的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在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呼吸熵(RQ=$\frac{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推测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两个装置.
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后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中着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碳.
(2)x代表消耗氧气的体积,y代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3)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0.85.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黑暗条件下,原因是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量的变化.
(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用于校正装置1和装置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死的发芽种子、蒸馏水.
(6)小琪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发芽种子等量分装到两个装置中.假定其他操作步骤无误,她发现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位置却不发生改变,则可推定该种子发芽过程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葡萄糖;若发现装置1和装置2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则该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被碱性染料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线粒体B.染色体C.叶绿体D.染色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产自B淋巴细胞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要经过细胞融合
C.单克隆抗体的获得不需要使细胞癌变
D.灭活病毒的应用是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必经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