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1101  121109  121115  121119  121125  121127  121131  121137  121139  121145  121151  121155  121157  121161  121167  121169  121175  121179  121181  121185  121187  121191  121193  121195  121196  121197  121199  121200  121201  121203  121205  121209  121211  121215  121217  121221  121227  121229  121235  121239  121241  121245  121251  121257  121259  121265  121269  121271  121277  121281  121287  12129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CpTI蛋白是由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基因)控制合成的,该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具有广谱的抗虫特性.但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大量蛋白酶,使CpTI蛋白降解造成毒性减弱,因而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抗虫能力不十分理想.2008年4月3日《参考消息》报道,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桢等已培育出一种转SCK基因抗虫水稻品种,与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相比,对害虫的致死率大大提高.SCK基因是由他们对CpTI基因进行修饰而成,SCK基因指导合成的CpTI蛋白被固定在内质网中,因此转SCK基因水稻对害虫的致死率大大提高了.
(1)SCK基因水稻细胞中CpTI蛋白含量高的原因是CpTI蛋白在内质网中,避免了被蛋白酶降解,提高了其积累量.
(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
(3)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等.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4)为了检测转基因水稻中SCK基因是否插入到水稻染色体的DNA上,需要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转基因水稻中提取出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SCK(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作探针进行检测;为了鉴定SCK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水稻抗虫特性,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以确定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1905年,E.B.Wilson发现,雌性个体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称之为Y染色体.1909年,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红眼雌果蝇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下一代.
请分析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红眼.
(2)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的主要依据是F1自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
(3)在实验一的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参考E.B.Wilson的发现,提出合理的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4)仅从实验二的预期结果看,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相关基因用A、a表示)

简要文字说明:从上述图解中可以看出,不论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其后代均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且每种表现型的性别比例也是1:1
(5)请利用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材料,设计一个能验证你假设的最佳杂交实验方案:(只写出杂交方式).
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2015年“二孩政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减少环境污染”获得人们普遍认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表:
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
16.6%23.3%26.5%28.7%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呈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特点,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放开“二孩”政策.
(2)2015年全球多数国家气温监测显示:年平均气温较往年持续升高.图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
①图中B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a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生产者有25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100kg.
③温室效应是由于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C→A的途径(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也可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菠菜为单性花,一般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由基因A、a控制)、圆叶和尖叶(由基因B、b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圆叶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圆叶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雄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不抗霜圆叶:不抗霜尖叶=3:1,雌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抗霜圆叶:抗霜尖叶=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
(2)育种时在杂种一代中新发现抗霉病雌、雄植株各几株,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的出现是显性基因突变(填“显性基因突变”或“隐性基因突变”)的结果,子代不抗霉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frac{1}{4}$.
(3)菠菜对菠菜温和病毒(STV)的抗性即抗病毒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现有各种纯合子及杂合子个体供选择使用,为探究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可选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同时进行正交、反交两组实验,即使两组实验结果无差异,也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应进一步选用不抗病毒病雌株与杂合雄株杂交,根据子代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性来判断与性别的关系进行确定.对植株抗性可用菠菜温和病毒侵染菠菜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曲线及苎麻叶肉细胞CO2的转移方向.请回答:

(1)曲线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40℃,此时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源与图2中的丙图相对应;苎麻叶肉细胞处于甲图状态对应的温度范围是40~55℃.
(2)苎麻叶肉细胞处于丁图状态时,类囊体上进行的生理过程叫光反应,该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包括水分解为氧气和[H]、ATP与Pi合成ATP.
(3)若温度保持在20℃,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不能,原因是该苎麻24h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0.
(4)为探究苎麻叶肉细胞在光下能否分解水产生[H],取其新鲜叶片制成叶绿体悬浮液.取一支试管,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和0.1%的2,6-二氯酚靛酚(一种能被还原成无色的蓝色氧化剂)溶液5滴,摇匀,置于直射光下,试管内液体蓝色逐渐褪去.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的方法步骤还需要完善的做法是另取一支试管,加入与实验组相同的材料,但置于黑暗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两个同种野生昆虫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都为彩背,另一个种群不论雌雄都为黑背.为确定控制背色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的显隐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片段),遗传研究小组进行了分析和实验.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在该昆虫的Ⅱ-2片段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等位基因.通过题中信息分析可知控制背色的基因不位于片段II-1.
(2)研究者从两个野生昆虫种群中选择多对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
甲组:P♂黑背×♀彩背→F1黑背
乙组:P♀黑背×♂彩背→F1黑背
据实验可知:该昆虫的黑背为显性(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还可确定该对等位基因不位于II-2.若基因位于该片段,则甲组后代表现型为雌性全为黑背,雄性全为彩背.
(3)为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是位于Ⅰ片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研究者用甲组的昆虫做了两个实验:(表现型包含性别在内)
丙组:♀F1×♂亲代     丁组:♂F1×♀亲代
上述两组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丁组,该组实验中,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背雌性:黑背雄性:彩背雌性:彩背雄性=1:1:1:1,若基因位于I片段,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彩背雌性:黑背雄性=1:1;另一组实验中,无论基因位于I片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背雄性:黑背雌性=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该病是隐(显、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Ⅱ3号个体细胞中相关等位基因分离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frac{1}{6}$.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生下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frac{1}{4}$.
(4)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Ⅲ8为XXY患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Y,引起该变异的原因可能是Ⅱ3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未分离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③中的基因片段2由基因片段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②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频率一般比较高
B.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生物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遗传多样性B.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