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1168  121176  121182  121186  121192  121194  121198  121204  121206  121212  121218  121222  121224  121228  121234  121236  121242  121246  121248  121252  121254  121258  121260  121262  121263  121264  121266  121267  121268  121270  121272  121276  121278  121282  121284  121288  121294  121296  121302  121306  121308  121312  121318  121324  121326  121332  121336  121338  121344  121348  121354  12136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鲤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属于XY型.请回答:
(1)基因A、a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两条鲤鱼杂交,若子代雌雄鱼中都出现A  :aa=3:1,B  :bb=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子代中雌鱼全部表现为B控制的性状,雄鱼既有B控制的性状又有b控制的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BXb×XBY.(只写与B、b控制的性状有关的基因型)
(2)若已知鲤鱼另一对相对性状甲和乙,性状甲基因(D)对性状乙基因(d)为显性且均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通过一次交配实验,单就性状便能辨别幼鱼的雌雄,方案是选择乙性状雌鱼和甲性状雄鱼(表现型)的亲本杂交.
(3)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均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15: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②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A表示一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核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①阶段属于细胞的哪一种分裂方式:有丝分裂.
(2)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象,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
a⑤,b③,c①,d④.
(3)B图所示的a、b、c、d图中的核DNA量与体细胞核DNA量不相同的是a、b、c.
(4)A图③时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核DNA分子数与姐妹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00%.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酶、能量等条件.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
(5)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A.顶芽里生长素浓度过高B.顶芽里的营养物质积累过多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积累在侧芽D.侧芽里的生长素浓度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图是某种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在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10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由人体肝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能促进红细胞增多,以适应机体暂时缺氧的情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肝脏细胞中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加工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后弥散在内环境中,但是它只作用于相应的组织细胞,其原因是只有靶细胞上才具有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3)为证明适度的缺氧条件能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请利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过程,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材料用具:年龄和性别相同、体重和生理状况相近的实验鼠若干只,促红细胞生成素测量仪等.
②方法、步骤:
A.将实验鼠随即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测量两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
B.甲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喂养,乙组除适度缺氧外,其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喂养.
C.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小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
③结果预测:甲组小鼠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少于乙组.
④实验结论:适度缺氧条件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会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蛋白 ②蔗糖 ③无机盐 ④肽酶 ⑤尿素 ⑥钠钾泵 ⑦乙酰胆碱.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至今用得最多的是E.coli、Bacillussubtilis和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三种常见微生物,其原因不包括(  )
A.培养容易B.性状稳定,变异少
C.繁殖速度快D.能高效表达供体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小鼠也会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人工制造了生命
B.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百利而无一害
C.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的结构)的结构及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膜的机制,请分析回答:
 
(1)反射弧中,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称为效应器.神经递质被突触小泡包裹的目的是避免神经递质被酶分解.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出神经递质,与肌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使肌膜发生电位变化,肌肉收缩.肌细胞膜内的$\frac{{K}^{+}}{N{a}^{+}}$在动作电位比静息电位_________(填“低”、“等于”、“高”).
(2)如果皮肤被刺伤而感染破伤风杆菌,侵入机体的破伤风杆菌会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受刺激的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
(3)未清除的破伤风杆菌能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导致上述离子通道持续开放(填“开放”、“关闭”),从而引起肌肉强直收缩,这说明甘氨酸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