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人体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①口腔上皮细胞 ②精子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极体 ⑤卵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大类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都和性别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在BC段和HI段都能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在DE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用32P 对噬菌体双链 DNA 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 n 次,则含32P
的 DNA 应占子代 DNA 总数的 1/2n-1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 DNA 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 32P、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
D.该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让Aa的植株自花授粉,在所结的30粒种子中,表现为显性状的有13粒,表现为隐性状的有17粒。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
A.减数分裂不正常
B.获得的种子太少
C.部分Aa的种子未表现出A具有性状
D.这一比例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的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甲乙两组新产生的众多噬菌体中的元素情况分别为( )
A.甲:全部含有32P和35S;乙:部分含有32P和35S
B.甲: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
C.甲: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部分不含32P,全部含有35S
D.甲: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含有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
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F1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白种皮接近3:1
②F1植株上结的种子,黄子叶:绿子叶接近3:1
③F1植株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
④F2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白种皮接近3:1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其孙子的几率为( )
A.1/2 B.1/4 C.0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
C.Ⅱ7与Ⅱ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1/8
D.已知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