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流动均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各基因遗传信息最终都传递给了蛋白质
C.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没有损失
D.DNA病毒可以在无细胞条件下进行遗传信息的独立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 ____,提取①过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质用到的常用溶剂是 ____ _____ 。
(2)在图2实验中测定呼吸速率的条件是 。
(3)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产生[H]最多的场所是 (文字)。图2中b点对应的时刻,叶肉细胞产生的O2与它产生的CO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4)图2中光照强度为6klx时(呼吸速率不变),每天14小时光照,经过一昼夜葡萄糖(假如有机物全为葡萄糖)积累的质量是 ____ mg。该绿色植物c点产生的O2 除在图1中移动的方向外,还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遇到寒冷时机体调节的相关结构及作用,其中a、b、c、d、e代表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所示的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与遇到寒冷前相比,机体散热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为了调节体温恒定,皮肤毛细血管____ __,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2)肾上腺是此体温调节过程中它所在的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 在此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_______(填字母),e的分泌量会________。
(3)大脖子病是因为病人体内缺碘,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进而引起____(填字母)增多,最终引起_______增大,此过程涉及到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213只,其中雄蝇69只。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果蝇的基因本质上都是 片段,其表达过程均包括
和 两阶段。
(2)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遗传上遵循 定律,F1代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3)若 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 。
(4)若 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 | B. | 葡萄糖 | C. | 糖元 | D. | 麦芽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和DNA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ATP彻底水解可产生3种有机物 | |
B. | 人体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均能合成ATP | |
C. | 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 | |
D. | 长跑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 |
B. |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为单向传递,在电突触可双向传递 | |
C. |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D. | 电突触传递信息时没有递质释放,化学突触传递信息时有递质进入后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 | 1 | 2 | 3 | 4 |
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2mL |
淀粉酶溶液 | 2mL | 2mL | ||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合) | 4mL | 4mL | ||
蒸馏水 | 2mL | 2mL | ||
碘液 | 2滴 | 2滴 | ||
双缩脲试剂 | 2mL | 2mL | ||
预期 颜色变化 | 不变蓝 | 紫色 |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