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2883  122891  122897  122901  122907  122909  122913  122919  122921  122927  122933  122937  122939  122943  122949  122951  122957  122961  122963  122967  122969  122973  122975  122977  122978  122979  122981  122982  122983  122985  122987  122991  122993  122997  122999  123003  123009  123011  123017  123021  123023  123027  123033  123039  123041  123047  123051  123053  123059  123063  123069  12307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线粒体的内、外膜将线粒体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室,膜间隙和线粒体基质.研究表明,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但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都是核基因编码的,因此,线粒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下列有关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膜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外膜高
B.内、外膜上均有大量运出ATP和运入ADP的结构
C.膜间隙和线粒体基质中的主要成分相同
D.线粒体基质中应含有t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种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和e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 当F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子一代(F1子二代(F2
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黑色=13:3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2对等位甚因控制,该动物控制体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別为EEFF、eeff,F1的基因型为EeFf.
(3)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4}{9}$,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frac{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体表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运动能够引起鱼类体色的改变,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来表示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
(1)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作为感受器接受这一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经分析综合最终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由此可以看出:鱼的体色受神经和激素(体液)的调节.
(2)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显微镜、载玻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肾上腺素,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等量的乙酰胆碱,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等量的鱼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背光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乙、丙、甲.
第四步:再取另一条鲫鱼,用其体表同一部位的鳞片制成多个临时装片,分别用适宜浓度的上述物质进行处理,1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鳞片内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运动的情况,记录各组鳞片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从而定量分析相关物质对鱼体色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当兴奋到达c突触(名称)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伤害性刺激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伤害引起的痛觉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叶绿体是唯一一个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2)血液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多余的葡萄糖还可转化成脂肪以储存能量.
(3)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以降低血糖浓度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4)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解磷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磷,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如图是从湖泊污泥中筛选解磷微生物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
菌落编号123
48h1.62.83.0
72h2.21.25.0
96h2.31.24.2
(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NaCl及无菌卵黄液,其中卵黄主要提供有机磷.从土壤中富集解磷微生物时,应选用液体(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配制成1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
(3)过程③为菌种分离纯化的过程,接种方法分别为平板划线法,平板分离法进行如下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②①④①③②.

(4)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3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透明圈大,解磷能力强(具有相对较大的透明圈,解磷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3)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4)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利用这一原理对菌种进行鉴定,方法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5)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水样中的大肠杆菌的含量时,在3个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入稀释倍数为104稀释液0.2mL,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2和53.则每升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2.6×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
NaNO33gFeSO40.01g
K2HPO41g(CH2O)30g
琼脂15gH2O1000mL
MgSO4•7H2O0.5青霉素0.1万单位
(1)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因为因为该培养基加入了凝固剂琼脂.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先调整PH,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5)为了保持菌种的纯洁,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
(6)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CH2O),再加入纤维素粉,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刚果红,它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在家庭制作腐乳的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加盐的目的是:①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③具有调味作用.
(2)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杂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的数量.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
(4)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亚硝胺,引起生物致癌.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使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