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
B. | 藏羚羊合成的某种色素(体色)与代谢过程有关,还与基因有关 | |
C. | 特殊环境使藏羚羊染色体发生变异概率提高,不利于藏羚羊种群的进化 | |
D. | 藏羚羊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或缺失,可为其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
B. | 图中青蛙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 |
C. | 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可被农作物重新利用 | |
D. | 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 |
B. | 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 | |
C. | 大豆开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减少损失 | |
D. | 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 |
B. | 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均大于乙 | |
C. | 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 |
D. | 据图推测,用30ppm的乙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比较说明了“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是:顶芽能产生生长素,并抑制侧芽的生长 | |
B. | 图3中根向地、茎负地生长,均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具有两重性 | |
C. | 图4表示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的原理,则①、②分别代表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农作物,且施用的最佳浓度是C点所对应的浓度 | |
D. | 图5中,若背光侧的浓度是M,则向光侧的浓度为(m,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