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
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减二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上午8—10时的两个特定时刻测定某植物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细胞最可能是 ( )
A.叶肉细胞 B.形成层细胞 C.根尖细胞 D.果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能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状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猪唾液、胃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 E2 、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 与 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
表一
酶 物质 | E1 | E2 | E3 |
S1 | + | - | - |
S2 | - | + | - |
S3 | - | - | + |
表二
试管 | 物质 | 碘液 | 斐林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1 | S1 | + | - | - |
2 | S2 | - | - | + |
3 | S3 | - | - | - |
4 | S1+ E1 | - | + | + |
5 | S2 + E2 | - | - | + |
6 | S3 + E3 | - | - | + |
(1)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 ,E2是 酶。
(2)在酶E1、 E2 、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 ,理由是 。
(3)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yjw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匀速旋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芽和根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A.芽↖,根↘ B.芽↖,根↙ C.芽↗,根↘ D.芽↗,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