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4133  124141  124147  124151  124157  124159  124163  124169  124171  124177  124183  124187  124189  124193  124199  124201  124207  124211  124213  124217  124219  124223  124225  124227  124228  124229  124231  124232  124233  124235  124237  124241  124243  124247  124249  124253  124259  124261  124267  124271  124273  124277  124283  124289  124291  124297  124301  124303  124309  124313  124319  12432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关豌豆植株的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B.控制豌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C.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链之比为3:1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并提出基因的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一般含H218O
B.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可追踪暗反应过程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C.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能分离获得有放射性的线粒体
D.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胞,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后,在细胞内能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草密度(株/m2物种丰富度
(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节节菜稗草陌上菜异型莎草
常规区4012.00.2470.1890.1000.1020.094
稻鸭区2.35.300.2590.2710.089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填杂草名称)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空间)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

(1)理论上讲,呈现曲线a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属于曲线b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波动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d>b时,M与N的种间竞争激烈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分析如图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D.进行海洋渔业捕捞时剩余量维持在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激素在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所示调节中,不可能发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是(  )
A.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
B.生长素→乙烯合成,乙烯→生长素
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
D.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中曲线所示.
①从图1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图1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促进,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F或D点所对应的浓度.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浸泡法法处理插条.
②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
③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5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4 层细胞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用箭头把三者链接起来.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PH值(或酸碱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氧气、营养物质等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明显增多.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③]组织液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B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的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