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动、植物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二氧化碳培养箱
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
基 因 | 表达的细胞 | 表达产物 | |
A |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 | 抗虫棉叶肉细胞 | 细菌抗虫蛋白 |
B | 人酪氨酸酶基因 | 正常人皮肤细胞 | 人酪氨酸酶 |
C | 动物胰岛素基因 | 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 | 动物胰岛素 |
D | 兔血红蛋白基因 | 兔成熟红细胞 | 兔血红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鲎在不断增加
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D.哺乳动物个体中的细胞分化始于囊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焚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D.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莲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