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5991  125999  126005  126009  126015  126017  126021  126027  126029  126035  126041  126045  126047  126051  126057  126059  126065  126069  126071  126075  126077  126081  126083  126085  126086  126087  126089  126090  126091  126093  126095  126099  126101  126105  126107  126111  126117  126119  126125  126129  126131  126135  126141  126147  126149  126155  126159  126161  126167  126171  126177  12618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样品稀释和平板涂布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
A.酒精灯B.培养皿C.显微镜D.无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探究部分金属离子对家畜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活性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0.001‰的MgSO4、CuSO4、ZnSO4、MnSO4、FeSO4等五种不同离子溶液.
第二步:称取一定量的酶制剂,加100mL缓冲液振荡后摇匀,将获得的酶溶液均分成若干组,分别与上述离子溶液混合.
第三步:40℃条件下保温30min,测定各种酶的活性,收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请分析作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与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酶活性.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有温度、pH、底物浓度、酶量、反应时间等(写出2种即可).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严谨性,研究小组又增加了一组实验:将获得的两种酶溶液分别与质量分数为0.001‰的Na2SO4溶液混合,40℃保温30min,测定的结果与上图中的H2O处理组别相同.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Na2SO4对两种酶活性没有影响.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纤维素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Cu2+、Zn2+、Mn2+、Fe2+,对蛋白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Zn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真核细胞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所进行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图3所示生物膜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其上除了相关蛋白质外,还特有的物质是光合色素,其产生的ATP参与的生理过程是暗反应.
(3)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种类不同.以上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NaOH扩散进不同大小琼脂块的速率相同
B.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时,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C.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最后可以用碘液检测底物是否被水解
D.利用标记的H2O研究光反应过程中的H2O光解和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丙→戊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DNA数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下列细胞中,含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较多的细胞是(  )
A.神经胶质细胞B.汗腺细胞C.肌细胞D.胃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3H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引入某类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测到含3H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核糖体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
C.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DNA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B.所有细胞的能量代谢都离不开线粒体和叶绿体
C.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有叶绿体的细胞也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frac{1}{2}$.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40%.Ee的基因型频率为48%.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灰体纯合果蝇作为提供的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 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的环境条件一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种群.
(2)分养后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阻碍了正常的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3)分养后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影响了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
(4)如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甲箱乙箱
果蝇数AT1E果蝇数AT2E
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
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
第七代50067%52%65.2%42096%66%65.8%
第十代56061%89%65%43095%93%65%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甲,表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