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6004  126012  126018  126022  126028  126030  126034  126040  126042  126048  126054  126058  126060  126064  126070  126072  126078  126082  126084  126088  126090  126094  126096  126098  126099  126100  126102  126103  126104  126106  126108  126112  126114  126118  126120  126124  126130  126132  126138  126142  126144  126148  126154  126160  126162  126168  126172  126174  126180  126184  126190  12619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q酶
B.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
C.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cDNA文库的构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有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此男性皮肤生发层细胞分裂时不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女方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且为男孩的概率是$\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桑基鱼塘”生产模式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的粪便)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能包括鱼塘中所有生产者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蚕粪中含有的能量.
(2)将蚕沙投入鱼塘供铪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礙元素只能以有机物形式流向鱼.
(3)对池塘中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鱼同化的能量是58.4KJ/cm2•a.
摄入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输入下一营养级
13215.842.69.6
(4)为了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将不同鱼类进行混合放养、合理密养.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研究某种经济作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小组将其分为4组,分别用强度相同的4种可见光照射,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得到各组叶片的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数据如表.
组别光质
μmol•mol-1
CO2补偿点
μmol•mol-1
CO2饱和点
μmol•mol-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A白光78.31297.531.2
B红光83.11281.326.1
C黄光91.81174.920.4
D蓝光99.21334.633.4
(CO2补偿点指叶片吸收CO2的速率与释放CO2的速率相同时的外界环境中CO2浓度.CO2饱和点指叶片的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时的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吸收蓝紫色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红光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和二氧化碳浓度.
(3)环境CO2浓度为78.3?mol•mol-1时,A组叶片净光合速率是0?mol•m-2•S-1
(4)环境CO2浓度为1300?mol•mol-1时,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是第A、B、C组作物,依据是1300μmol•mol-1的CO2浓度已经超过了A、B、C三组的CO2饱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多年稳定的原因是其年龄结构长期为稳定期
B.本年中的6、7、8月份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C.若该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会导致出生率降低而使种群数量减少
D.多年以来,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验酒精
C.将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以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干扰
D.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充分消耗完装置中的氧以控制无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一分子CO2从其产生场所线粒体到相邻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共穿过6层生物膜.图甲所示细胞代谢时期可用图乙的d点表示.
(2)当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处于图乙中的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填“大于”、“等于”、“小于”)有氧呼吸速率
(3)图乙条件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 光照下10 小时,每100cm2叶片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180mg.
(4)适当提高大气中CO2浓度,乙图中的c点会向左(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分别为25℃和30℃,右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上移、左移、上移B.下移、左移、下移C.下移、右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abcd
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
产生酒精的量/mol96.560
A.O2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O2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等于有氧呼吸速率
C.O2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O2浓度为c时,所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在在25℃、pH=7条件下,向2mL的H2 O2溶液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H2O2分解产生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以Fe3+替代肝脏研磨液,a值减少,b值增大
B.温度为37℃时,a值不变,b值减小
C.滴加4滴肝脏研磨液,a值不变,b值增大
D.H2 O2量增加为4mL时,a值增大,b值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