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480  127488  127494  127498  127504  127506  127510  127516  127518  127524  127530  127534  127536  127540  127546  127548  127554  127558  127560  127564  127566  127570  127572  127574  127575  127576  127578  127579  127580  127582  127584  127588  127590  127594  127596  127600  127606  127608  127614  127618  127620  127624  127630  127636  127638  127644  127648  127650  127656  127660  127666  12767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养鸡场为预防禽流感,给鸡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的成分:减毒禽流感病毒+生理盐水).如图是疫苗制剂引发鸡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具有图示成分外,还应有免疫器官.图中显示若使细胞③发挥作用需要特定疫苗的(抗原)刺激和物质A的作用.
(2)已注射该疫苗的鸡接触禽流感病毒,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①⑤(填序号).
(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鸡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鸡若干,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幼鸡注射3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幼鸡注射3mL生理盐水;两周后,给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预测: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鸡体内特有的变化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时间/h0246810121416
10℃下培养101013151617181920
20℃下培养101214254875110165348
30℃下培养10255580100115120125125
A.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B.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C.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D.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降解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DNA碱基序列的方法.特定化学试剂的处理能使DNA单链在某种特定碱基处断开,且每条链只在一处断开;利用凝胶电泳可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彼此分离,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使带标记的DNA片段在X光底片上显现出相应谱带.如图为测定已标记后的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
B.此过程需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C.测定此DNA片段中鸟嘌呤位置时,X光底片上会显现两种不同长度的谱带
D.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两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之前的增长并不就是“J”形增长,因为不能绝对满足“J”型增长的模型假设
B.cd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种群增长率为零,于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bc段由于食物、空间和天敌等限制,种群增长率下降,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过度捕捞、毁林开荒等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有可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整合
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生物膜的组成,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C.胰岛素合成、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神经元之间传递,生物膜发生的变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
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荧光标记法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C.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
D.设置两个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河流因污水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通过投放以浮游藻类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对其进行治理,收到较好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B.水域中的生物个体数量能反映群落的丰富度
C.治理后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特点未发生改变
D.植物中含有的全部能量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B.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C.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D.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通常青春期时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B.线粒体内膜的面积小于外膜,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
C.叶绿体内的基粒和类囊体扩展了受光面积
D.细胞骨架主要是由磷脂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