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591  127599  127605  127609  127615  127617  127621  127627  127629  127635  127641  127645  127647  127651  127657  127659  127665  127669  127671  127675  127677  127681  127683  127685  127686  127687  127689  127690  127691  127693  127695  127699  127701  127705  127707  127711  127717  127719  127725  127729  127731  127735  127741  127747  127749  127755  127759  127761  127767  127771  127777  12778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对细胞中相关结构进行观察的实验中,选材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苏丹Ⅲ染色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要用盐酸解离
C.可以用洋葱鱗叶外表皮细胞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D.观察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用吡罗红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酶C是RNA聚合酶.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氢键断裂.
(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R环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例高,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对这些基因而言,R环的是否出现可作为基因是否转录(或表达)的判断依据.
(3)研究发现原核细胞DNA复制速率和转录速率相差很大.当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同向而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DNA复制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R环阻碍解旋酶(酶B)的移动.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2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T-A的突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细胞周期,主要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①样本来源:采集某地区20-107岁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成5个年龄组.
②细胞培养:将血细胞接种到含有2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20-24h后,加入少量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整合到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并通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含BrdU的染色体,依据染色深浅判断增殖速度),继续培养至72h,在收获前6h加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③判断与比较细胞周期:取经染色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细胞,根据细胞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分别记录为M1、M2、M3期的细胞数,求出各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统计如下图.其中细胞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M2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被深染,一条被浅染;M3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浅染的细胞数占$\frac{1}{2}$或更多.
(1)步骤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
(2)步骤②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作用是提供细胞生长、增殖所需营养物质.加入适宜浓度秋水仙素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
(3)步骤③选择中期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原因是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的原因是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导致组成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均有一条链整合了较多的BrdU.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步(或衰老个体中仍然存在分裂旺盛的细胞),②衰老个体细胞分裂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意义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在解离液中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洋葱根尖组织的解离效果
B.在划滤液细线时,风干滤纸后再重复划线,有利于色素带的分散和观察
C.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滴少量样品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
D.在“探究NAA对银杏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保留3-4个饱满侧芽,有利于提高生根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科研人员先分别PCR扩增尿酸酶基因和原核生物胞外蛋白信号肽基因(编码的肽链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转移、分泌),再将它们拼接形成融合基因,并导入大肠杆菌生产尿酸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增两类基因时可以通过设计引物来控制两类基因的拼接方向
B.构建融合基因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能合成尿酸酶并分泌到细胞外
C.融合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保证目的基因正常表达和遗传
D.在导入融合基因前,应先用NaCl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BbXDY的果蝇体内细胞分裂时,不同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代表核DNA数,“n”等于4B.图中①代表的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C.图中②代表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D.图中③代表的细胞中可能不含基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制作果酒、腐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果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制作果酒、果醋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胞外酶
D.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的过程不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了给工厂化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甘薯茎尖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外植体数/个分化苗数/苗脱毒苗数/苗
小于0.3mm2011
0.3-0.5mm20107
大于0.6mm20134
A.为防止细菌污染,应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脱分化时,应给予适宜光照诱导基因表达
C.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要调整培养基中激素比例
D.0.3-0.5mm大小的茎尖有利于培养脱毒甘薯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
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