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610  127618  127624  127628  127634  127636  127640  127646  127648  127654  127660  127664  127666  127670  127676  127678  127684  127688  127690  127694  127696  127700  127702  127704  127705  127706  127708  127709  127710  127712  127714  127718  127720  127724  127726  127730  127736  127738  127744  127748  127750  127754  127760  127766  127768  127774  127778  127780  127786  127790  127796  12780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绿素含量
B.由图中曲线可知,经低温和暗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C.纸层析分离上述叶片色素提取液,第4组由上到下第一二条色素带会明显变窄
D.若在光照低温条件下,适度升温或遮光处理均可减少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某动物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B.变异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C.染色体上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一定正常
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和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中的碱基数目均符合A=T、C=G
B.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只在线粒体基质中
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功能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

(1)过程②代表的是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③(填序号).
(2)过程③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或RNA序列或核糖核苷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伏牛山系是南北气候和植被过渡带,油松为该区域典型的树种.为合理经营和保护林业资源提供依据,研究人员对老君山某区域油松林进行了调查.请据图分析:

(1)图1是研究人员调查的该地区阴坡与阳坡油松的年龄组成(结构)图.据图推断,该地区油松的种群数量将会增长.
(2)图2是研究人员绘制的油松死亡率曲线.据图分析,油松阴坡比阳坡整体死亡率高,可能与阴坡、阳坡的光照条件差异大有关.图中,阳坡油松以15年为周期呈现死亡率高峰,发生这种波动的原因是每当油松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种内斗争加剧,引起植株大量死亡.依据上述研究,林业人员可确定油松砍伐的合理时期,有效提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蛙的红细胞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B.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和酶活性变化的规律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减少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B.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C.核糖体与酶、抗体、激素、神经递质的合成都有关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1表示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量、死亡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K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该种群密度为$\frac{K}{2}$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该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自然条件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能(可能/不可能)超过K值.
(3)在如图2所示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要求K点以后也要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0~2(幼年)3~8(成年)≥9(老年)
个体数413398409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鱼种群数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快速增加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査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
C.不同年龄段的该鱼生活在不同深度,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从该鱼种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约占该鱼种群获得能量的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隹主要摄食痗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表.分析回答:
混养方式A方式B方式
放养密度/尾•ha-1草鱼30009000
鲢鱼90003000
鲤鱼900900
投饲量和追肥量/kg•ha-1氮肥、磚肥1.8×1030
青草料4.85×1041.17×105
光能量利用率/%5.7610.85
青草料利用率/%10.1313.89
水体能见度/cm2030
鱼产量/kg•ha-1751511490
(1)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食物和空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 结构.
(2)草鱼、鲢鱼混养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草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呼吸作用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
(3)与B方式相比,A方式下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这种模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4)与A方式相比,B方式混养方式下草鱼、鲢鱼的结构更合理,判断依据是B混养方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同时,污染少,水质好(至少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