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704  127712  127718  127722  127728  127730  127734  127740  127742  127748  127754  127758  127760  127764  127770  127772  127778  127782  127784  127788  127790  127794  127796  127798  127799  127800  127802  127803  127804  127806  127808  127812  127814  127818  127820  127824  127830  127832  127838  127842  127844  127848  127854  127860  127862  127868  127872  127874  127880  127884  127890  12789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花药等离体的组织、器官可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在动物细胞培养中,用胃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C.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成为可能
D.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到人胰岛素说明相应的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与中心法则图解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中心法则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B.逆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两种:U配A,G配C
C.转录产生的tRNA为单链分子,但是,其分子内仍有碱基配对现象
D.与此图解有关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
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
(2)步骤X表示接种.在此之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5.8×107
(3)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若不倒置培养,可能导致无法形成单个菌落.
(4)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1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棉和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基因重组
B.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细胞的全能性
C.早期胚胎培养和人鼠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人参细胞的大量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示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流程的主要操作包括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
(2)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结果比较准确.
(3)要证明培养基中纤维素有选择作用,可以用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比较菌落目:还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如果所有菌落周围均出现明显的透明圈,也证明其选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若要控制害虫的数量,选择$\frac{K}{2}$时控制最有效
B.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
C.种群密度为K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也达到最大值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1所示的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图2反映了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丁的数量也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图1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
C.在图2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
D.在图2所示的生态系统中,信息传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可以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B.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C.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

(1)该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中所示外,还包括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由图中可知: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其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值是12个单位.
(3)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个单位.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人工补偿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能量逐级递减.
(4)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若出现的自然灾害是地震,保护区内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