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782  127790  127796  127800  127806  127808  127812  127818  127820  127826  127832  127836  127838  127842  127848  127850  127856  127860  127862  127866  127868  127872  127874  127876  127877  127878  127880  127881  127882  127884  127886  127890  127892  127896  127898  127902  127908  127910  127916  127920  127922  127926  127932  127938  127940  127946  127950  127952  127958  127962  127968  12797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回答下列与高等动物有关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动物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后可引起骨胳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反射活动.在此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原因是神经递质会被相应的酶分解.
(2)动物遭受电刺激后会逃离,此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填“增大”或“减少”).当电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刺激,虽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量增多,但动物的反应强度不变,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数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耐热脂肪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科研人员从小笼包蒸笼的垫布中分离到脂肪酶高产菌株,大量培养后提取获得脂肪酶液,以橄榄油为底物设置系列实验以研究该酶特性,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酶能水解橄榄油但不能水解淀粉,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2)实验①:每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酶和底物,分别置于30、35、40、45、50、55、60℃水浴环境中20分钟后,测量底物量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脂肪酶的最适温度.
(3)实验②:因工业上需要在不温度条件下应用该酶,若要测定酶液分别在40、50、60℃温度下保存2小时后的酶活性变化,实验思路是设置三组实验,每组加入等量脂肪(橄榄油),分别加入在40、50、60℃温度下保存2小时后的脂肪酶,在适宜条件进行反应,一定时间后测量各组酶活性.
(4)实验③:研究一定浓度的Mg2+(10-4mol/L)对酶的活性影响,已知该酶的最适pH值范围为7.0~8.0,实验结果如下,结果说明:在pH为7.0~8.0范围内,一定浓度的Mg2+能提高该脂肪酶的活性.

pH
组别
酶相对活性
7.07.58.0
对照组20.5420.6720.62
实验组24.8925.7826.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长木蜂有在蜂巢内储存蜂粮(主要是长木蜂咀嚼过的花粉)的习性,其储存的蜂粮在蜂室中能长期保存不变质.研究人员为筛选出蜂粮中具有抑菌作用的微生物,幵展实验如下:
(1)配置培养基.称取适量的牛肉膏、蛋白胨、NaCl等营养物质,再加入琼脂和适量的水,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可提供碳源的有牛肉膏、蛋白胨.另配置适于乳酸菌生长的MRS培养基.
(2)系列稀释操作.将一批盛有9mL水的试管作灭菌处理;从三个蜂巢采集蜂粮各lg,分别加入含有9mL水的试管中混匀,可将移液管上的橡皮头按压三次(多次)(洗耳球);移液管不能重复使用的原因除了需要避免混合上一个稀释浓度的残留液会使稀释不准确外,还有原因是不同蜂巢中的微生物可能不同.
(3)涂布、培养和计数.将各稀释浓度的试管,分别吸取0.lmL,在两种培养基上涂布均匀,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的大小、颜色、厚度、边缘性状、粗糙或湿润、能否治病(至少写出三项)等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若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最多发现有51种微生物生长,在MRS培养基上最多有17种微生物生长,则实际蜂粮中的微生物种类可
能(填“可能”或“不可能”)大于68种.
(4)筛选具有抑菌作用的微生物.用接种针挑取一种微生物的菌落,分别接种到富含青霉菌(A组)、枯草芽孢杆菌(B组)、啤酒酵母(C组)的培养基中,每组选取一个平板接种三个位点,实验结果见图.其中作为对照的是A1、B1、C1组;分析实验结果,对该微生物抑制作用最弱的微生物是青霉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种群中出现一种新性状个体可能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后获得抗性突变体,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B.高茎豌豆与矮茎杂交,F1为矮茎,原因可能是高茎产生的配子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
C.基因型为DD的婉豆突变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
D.紫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再自交后代仍为白花,原因可能是白花为可遗传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遗传性糖尿病很难用药物根治,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生物科技手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治疗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①时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主要目的是去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图中①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此阶段的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受体细胞一般选用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
(2)将重组细胞A经体外培养至囊胚,而后从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获得胚胎干细胞.
(3)在重组细胞B的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就可以诱导其向胰岛类似细胞分化.检测胰岛类似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可以将胰岛类似细胞放在较高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保温一定时间后,检测胰岛素的分泌量.
(4)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与异体器官移植相比,突出的优点是无免疫排斥反应.从基因工程角度看,这种治疗方法称为体外基因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重组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转基因过程通常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I和BamHI,启动子的作用是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主要依靠二者含有共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将目的基因导入图中受体细胞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3)图中需要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的过程是①和③(用标号).由棉株1获得单倍体苗的途径为:花粉通过诱导首先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再分化为试管苗.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有三种.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 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MMff与mmff,得到的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
(2)有些情况下,环境影响会导致生物的表现型与某种基因型的表现型相似,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两性植株(或mm个体)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全部为两性植株,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有单性植株,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叫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含有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
B.白化病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酪氨酸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D.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有系列品种,只有不同品种间行种植才能产生种子,这与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有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烟章的S基因分为S1、S2、S3…等15种,它们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产生是由于突变时基因分子结构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或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结果.
(2)S基因在雌蕊中表达合成S核酸酶,在花粉管中表达合成S因子.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只能与同型S基因表达合成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细胞中的mRNA降解,使花粉管不能伸长.据此分析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纯合(子)(填“纯合”或“杂合”)个体.
(3)将基因型为S1S2和S1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代的基因型为S2S3、S1S3、S1S2
(4)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具有与烟草一样的遗传机制,这更有利于提髙生物遗传性状的多样性,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兴趣小组探究37℃条件下pH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pH值1.0X3.04.05.06.07.08.0
淀粉酶活性
mg/g•30min
200203250300350490450200
蛋白酶活性
μg/g•30min
15201750150014001020980700500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实验中对该类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常有检测底物的消耗速度或产物的生成速度.
(2)表中X为2.0,判断的理由是表中以pH相差1.0设置梯度.
(3)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的酶最适pH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