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016  128024  128030  128034  128040  128042  128046  128052  128054  128060  128066  128070  128072  128076  128082  128084  128090  128094  128096  128100  128102  128106  128108  128110  128111  128112  128114  128115  128116  128118  128120  128124  128126  128130  128132  128136  128142  128144  128150  128154  128156  128160  128166  128172  128174  128180  128184  128186  128192  128196  128202  12821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是存在于人和禽畜肠道中的一种厌氧细菌,能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可用作禽畜饲料添加剂.某科研人员从断奶仔猪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培养丁酸梭菌,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配制丁酸梭菌增殖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如表中所示.
成分酵母膏牛肉膏胰蛋白胨葡萄糖可溶性
淀粉
氯化钠三水合
乙酸钠
半胱氨酸 盐酸盐蒸馏水
含量3g10g10g5g1g5g3g0.15g1000mL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中的主要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若要制备固体培养基,除上述成分外,还需加入的成分是琼脂.为了保证无菌操作,调节pH后应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2)除了保证无菌操作外,培养丁酸梭菌时还需要提供无氧环境,于37℃下培养36h左右.
(3)为统计丁酸梭菌的数目,将分离得到的一个丁酸梭菌菌落置于1L无菌水中,搅拌均匀后,取0.1mL上述液体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一个培养皿上,重复操作,共制成三个带菌培养皿,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三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分别是236、227、242,则该菌落中丁酸梭菌的数目大致为2.35×l06个.
(4)用上述方法测得的丁酸梭菌的数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菌落中实际丁酸梭菌的数量,可能的原因是两个或多个丁酸梭菌连在一起时形成一个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所示为人体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维持机体的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淸除.
(2)器官甲为垂体.下丘脑、器官甲、肾上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调节1关系:其中①②属于分级调节,④⑤属于反馈调节,它们均属于于体液调节的重要调节方式.
(3)过程⑧产生的细胞因子为免疫活性物质,能刺激其他细胞的增殖、分化,它很可能是由T细胞产生.
(4)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状态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髙,分析图示可知原因是高度紧张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分泌较多,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科学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的表达载体导入玉米细胞,最终培育出“转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玉米”.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sb401基因可以通过PCR技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该过程为:目的基因DNA受热后解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耐热的DNA聚合酶(或Taq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便于sb401基因与Ti质粒连接,应怎样处理含该基因的DNA分子和质粒?用同一种限制酶同时切割含该基因的DNA分子和质粒.
(2)③过程为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的过程,常用常用钙离子(或氯化钙)溶液处理农杆菌,使其转化为感受态.⑥过程得以实现,与Ti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密切相关.
(3)目的基因能否在玉米植株中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分子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小组开展“市售鲜猪肉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的研究,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株的分离纯化:切取鲜猪肉表层样品接入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放在37℃摇床振荡培养18h.取肉汤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后再挑取单菌落,接种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多次重复此步骤.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操作过程中液体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含有大肠杆菌等菌的菌液,反复接种固体培养基的目的是分离纯化菌落.
(2)下面是纸片扩散法对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实验.
步骤1:用打孔器制成直径约6mm的圆形滤纸片,浸入一定浓度的氨苄西林,烘干;
步骤2:取含大肠杆菌的菌液均匀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
步骤3:在培养基上,每隔一定距离贴一片含药物的圆形滤纸片,培养,观察.
分析与评价:
①观察发现,在每个纸片周围都形成了抑菌圈,其直径的大小表示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越大,敏感性越高(填“高”或“低”).
②发现在抑菌圈外长满多种不同形态的菌落,其原因可能是操作过程污染了其他微生物.
③欲比较五倍子和黄连提取液对猪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治疗提供依据.请写出实验思路:取等量相同浓度的五倍子后黄连提取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抑菌圈的直径大小,直径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均选取根尖中呈正方形的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B.两实验中,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用途相同
C.染色前,均需用清水进行漂洗处理
D.用解离液解离和压片操作是使细胞散开的两个关键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RNA及其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的合成必须以DNA为模板
B.RNA的合成场所只有细胞核
C.RNA是部分病毒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D.合成过程中伴有ATP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洋葱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也是高中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细胞仍能保持活性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经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色后可观察到细胞核为绿色
C.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变化是因为细胞已经死亡
D.将洋葱鳞片叶细胞放在清水中,当水分子进出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IA与IB可依次表达为红细胞膜上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i不能表达产生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能与对应凝集原结合,而导致红细胞凝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O型血者血清中既有A凝集素又有B凝集素,其控制血型的基因组成为ii.
(2)基因控制凝集原的合成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3)一位AB型血、红绿色盲基因组成为XDXd的女子与O型血色盲男子,婚后高龄产下一个AB血型的男孩.试推测事件发生的原因是:AB型女子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条9号染色体未分离,最终形成了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AB型卵细胞.检测该AB血型男孩发现他同时是色盲患者,他的基因组成为:IAIBiXdY.假设该男孩长大成人,且ABO血型的控制基因随机分离,则该男孩正常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且不携带色盲基因的精子的概率是:$\frac{1}{4}$.
(4)医生在通过遗传咨询后,常建议部分产妇在胎儿出生前做羊水检査、B超检査、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列出的材料供任意选用,实验用具充足.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答案中溶液可不写浓度)
供选:(以下未说明的百分浓度均为质量分数浓度,各溶液均新配制)2%淀粉酶溶液、20%肝脏研磨液、3%Fecl3溶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5%HCl、5%NaOH、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
(1)利用所供材料,能(能、否)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要证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过氧化氢溶液.
(3)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最好用“加入斐林试剂(试剂)观察砖红色是否出现(颜色变化)”的方法来捕获实验结果.
(4)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淀粉溶液,捕获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加入碘液观察蓝色褪去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是温室效应与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请回答:
(1)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提高的原因:一方面是人类过度使用泥碳、煤和石油等,直接向大气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过度变暖(即过度的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乱砍滥伐树木,使得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植物大为减少.
(2)为解决过度的温室效应,我们对绿色植物等生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能将大气中过多的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等;其次,为提高人类对光能的利用率,我们可以模拟光合作用的原理,设计出人造自然光捕捉系统,设计出人造光源能量转换装置,有利于解决能源匡乏的问题.
(3)将小球藻放在一密闭玻璃容器内,使其置于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第 5 分钟起给予适宜光照.
 ①给予光照后容器内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在 5-20 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少,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于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使得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减少,抑制了其光合作用.
③在第 20 分钟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碳酸氢钠会增加二氧化钠的浓度,从而促进了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使氧气的产生不断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