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717  128725  128731  128735  128741  128743  128747  128753  128755  128761  128767  128771  128773  128777  128783  128785  128791  128795  128797  128801  128803  128807  128809  128811  128812  128813  128815  128816  128817  128819  128821  128825  128827  128831  128833  128837  128843  128845  128851  128855  128857  128861  128867  128873  128875  128881  128885  128887  128893  128897  128903  12891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中A与a、B与b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与2号染色体上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A与B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B与b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③用龙胆紫染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深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无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C.图1中1为星射线,图1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关系可对应图4中b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DE段;图4中c也可对应图3中的D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为核糖体和中心体
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发生作用是在b过程中
C.能发现大量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被利用的细胞是⑤⑥
D.c过程使⑤与⑥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组数异常引起的三倍体个体
C.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相应的致病基因
D.为了调查某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族中全面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结构内部的碱基序列改变的变异
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染色体变异是发生在细胞水平的变异,结果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或排序改变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UAC,则模板基因中决定甲硫氨酸的碱基序列是(  )
A.TACB.AUGC.UACD.AT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细胞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DNA酶进行催化
B.需要ATP直接供能
C.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组成新的DNA分子
D.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碱基序列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正反交
C.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
D.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正反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和豌豆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和狗的白毛与黑毛D.人的白化与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