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742  128750  128756  128760  128766  128768  128772  128778  128780  128786  128792  128796  128798  128802  128808  128810  128816  128820  128822  128826  128828  128832  128834  128836  128837  128838  128840  128841  128842  128844  128846  128850  128852  128856  128858  128862  128868  128870  128876  128880  128882  128886  128892  128898  128900  128906  128910  128912  128918  128922  128928  12893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蛋白质的功能不影响性状
C.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D.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调查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控制眼皮的基因用 E、e 表示)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婚配方式家庭
单眼皮双眼皮单眼皮双眼皮
单眼皮单眼皮60370230
双眼皮眼皮3005610250105
单眼皮双眼皮10024281933
双眼皮双眼皮20035782567
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 )根据上表中第四组的调查结果可判断该性状的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 2 )第二组抽样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可能是EE或Ee.
( 3 )调查中发现第三组家庭一单眼皮的儿子同时患有白化病,那么这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再生一个肤色正常、双眼皮儿子的几率为$\frac{3}{16}$.
( 4 )第一组某家庭中母亲去美容院将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后,其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儿的几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
(2)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链上(填字母).
(3)据甲分析: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a和c,b和d(填字母).
(4)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A端开始的(填字母),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116分子的水(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frac{3}{4}$呈蓝黑色,$\frac{1}{4}$呈红褐色
B.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认为维持内环墙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2)若在甲图3处施加一电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此时兴奋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相同/相反).
(3)某髙三学生想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已知某种药物能够抑制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甲图局部放大图中的10处,在1处予以刺激,则突触后膜的电位是持续保持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4)人体进行体温调节时,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乙图中,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C激素.若C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填“腺体名称”)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从乙图中的调节过程可以看出机体对体温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正常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C.复制过程是解旋完成后再进行复制
D.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frac{1}{2}$和$\frac{1}{4}$ 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及不同小桶中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腐乳,又称乳腐或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民族特色发酵食品之一.其滋味鲜美,酱香宜人,制作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主要有红方腐乳、酱腐乳和白腐乳等,而红曲酱腐乳既具有红方腐乳的天然红曲色泽,又具有酱腐乳特有的浓郁的酱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某兴趣小组按照以下工艺流程制作红曲酱腐乳,请据图回答.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2)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品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4)搓毛是将长满菌丝的白坯用手抚摸,让菌丝裹住坯体,其目的是防止腐乳烂块.
(5)在逐层加盐腌坯的过程中,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要多铺一些.
(6)红曲酱卤是由红曲、面酱、黄酒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加入黄酒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r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
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培养基上.
如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基因的实验.具体方法是:

①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③把平板2上与平板3上菌落相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④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仅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则该如何操作:将原始菌种涂布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生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质粒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作运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选择作用,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通过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大肠杆菌保留下来,数量较少.
(4)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对照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最终获得的抗药性细菌一直没有接触链霉素.
(5)你认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在链霉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