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797  128805  128811  128815  128821  128823  128827  128833  128835  128841  128847  128851  128853  128857  128863  128865  128871  128875  128877  128881  128883  128887  128889  128891  128892  128893  128895  128896  128897  128899  128901  128905  128907  128911  128913  128917  128923  128925  128931  128935  128937  128941  128947  128953  128955  128961  128965  128967  128973  128977  128983  12899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CR技术利用了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小等特点
C.卵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开始
D.基因文库就是基因组文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光;生产者是桑、稻.
(2)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腐生细菌、真菌等生物作为分解者.
(3)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态系统反复利用,而能量流动的特点则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该生态系统中,由于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DNA粗提取与鉴定”相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

(1)鸡血细胞是进行该实验较好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鸡血细胞的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鸡血细胞易吸水涨破).
从鸡血细胞中释放出核物质的处理方法是向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
(2)图a表示释放核物质后进行过滤的过程,过滤后取滤液进行下一步实验.
(3)图b表示的相关操作过程中,加入2mol/LNaCl溶液的作用是溶解DNA分子.
(4)图c表示在滤液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其目的是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
(5)DNA鉴定的原理是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NaCl在不同浓度的DNA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净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某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以螟虫为食)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具有两个营养级
B.长期喷洒DDT,螳螂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螟虫
C.BC段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螟虫、螳螂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B.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在马尾松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表表示某遭受重度砍伐的森林在恢复过程中不同的演替阶段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01020304050
草本植物615224211816
灌木262625201920
乔木0010141622
(1)重度砍伐的森林的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其恢复原貌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恢复力稳定性.
(2)随着演替的发生,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的原因是草本植物在与灌木和乔木争夺阳光中处于劣势;与第10年相比,第50年的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填“高”或“低”),其原因是第50年群落垂直结构更加明显,能提高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3)若人为植树造林,会使得该群落在第1~20年恢复至原貌,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为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野生绵羊种群在1800年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变化曲线.下列对该种群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1840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
B.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因环境的破坏而改变
C.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
D.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1850-1940年间不断地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玉米为二倍体植物(2n=20),其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
(B_T_)
T存在,B不存在
(bbT_)
T不存在
(B_tt或bbtt)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1)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DNA.
(2)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F2中雌雄同株个体占$\frac{9}{16}$,雄株个体占$\frac{3}{16}$.
(3)如果子代全为雄株,则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父本bbTT,母本bbtt.
(4)若基因型为BbTt的个体与杂合雄株杂交,则后代中雄株占$\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S”型增长
B.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可能的是乙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影响曲线ab段波动的自然因素有:气侯、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D.曲线甲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