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935  128943  128949  128953  128959  128961  128965  128971  128973  128979  128985  128989  128991  128995  129001  129003  129009  129013  129015  129019  129021  129025  129027  129029  129030  129031  129033  129034  129035  129037  129039  129043  129045  129049  129051  129055  129061  129063  129069  129073  129075  129079  129085  129091  129093  129099  129103  129105  129111  129115  129121  12912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油菜素留醇是一种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的高活性物质,该物质对维持植物顶端优势、促进种子萌发及果实发育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菜素甾醇、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
B.植物芽的生长速度与油菜素甾醇的浓度呈正相关
C.多种植物细胞具有识别油菜素甾醇的特异性受体
D.油菜素甾醇通过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影响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图二曲线AB段O2产生速率不增加的最可能原因是反应过程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y最可能代表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四种不同的酶(分别以a、b、c、d表示)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变化的曲线.在36℃时酶活性最高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一有机物加酶后,先置于pH为2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把pH逐渐由2调到10,则此过程中,底物量的变化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有时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某人患流感后,引起咽喉发炎肿痛,此时患者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向炎症区转移抵御病原体侵袭,此过
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效应T细胞会与被感染细胞接触导致其裂解死亡,该细胞的死亡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凋亡.
(2)全身酸痛是由于发热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的HCO3-、HPO42-等离子发生反应,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3)某流感患者连续几天体温维持在38.5℃,此时其体内的产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可影响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这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侵入后,会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会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下降
D.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的志愿者体内的浆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若图2实验过程中增加H2O2酶的含量,请在图2中,利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绘图)
(4)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不能,原因是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观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测得产物生成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第二次实验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b所示.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改变了酶的种类B.改变了底物浓度C.改变了酶的用量D.改变了反应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了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二者的关系,实验如下: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跫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叙述最严谨的是(  )
A.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个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和等星蔗糖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
B.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罝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的生长
C.生长素与乙烯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
D.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和调节的问题.
图1表示嗅细胞.
(1)图1中嗅纤毛由细胞膜突起形成的.嗅纤毛受到气味分子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最终传到脑(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2)气味分子与嗅纤毛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时,纤毛膜局部区域(兴奋区)Na+通过被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方式流入细胞内.请据图2分析,在图3中画出受到刺激后,兴奋区域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的结果以及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

图4是人体脂类代谢及内环境调节部分机制的示意图(图中IDL为中密度脂蛋白,英文字母代表物质).

(3)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C 和D(填字母)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若当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会引起B(填字母)的分泌增加.
(4)物质F是脂肪酸.
据图分析,下列关于VLDL叙述正确的是AB.(多选)
A.可以运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B.可以水解成小分子脂质为组织细胞供能
C.吸收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运回肝脏
D.LDL、IDL和激素E可促进VLDL的形成
(5)1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的,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且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据此推测,1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决定的.
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D.(多选)
A.促进甘油三酯合成B.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C.促进肝糖原分解D.r RNA能参与胰岛素的合成
图5表示某病菌感染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做出反应的部分过程.

(6)图5中能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BC.(多选)
A.细胞ⅠB.细胞ⅡC.细胞ⅢD.细胞Ⅵ
(7)由图可知,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V能在二次免疫中起作用的原因是记忆B细胞能识别已经入侵过的相同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