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051  129059  129065  129069  129075  129077  129081  129087  129089  129095  129101  129105  129107  129111  129117  129119  129125  129129  129131  129135  129137  129141  129143  129145  129146  129147  129149  129150  129151  129153  129155  129159  129161  129165  129167  129171  129177  129179  129185  129189  129191  129195  129201  129207  129209  129215  129219  129221  129227  129231  129237  12924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黏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图中①~⑫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下丘脑(器官)中.
(2)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原因是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给予该次刺激后,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④⑥⑦(填数字序号).
(3)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细胞,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渔业工作者知道自然水域比静水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逆流而上(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更能促进产卵.
(2)对在静水繁育池中的家鱼使用促性腺 激素直接作用于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促进家鱼产生卵子.
(3)图中M和N阶段分别进行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在“M前的间期”和“N的间期”(填“M前的间期”、“N的间期”或“M前的间期”和“N的间期”)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某些污染物,可阻断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抗雌激素/类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这将引起种群数量特征中性别比例的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1是某地区的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不同海拔处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如山脚下生长着阔叶林,山顶上生长着针叶林,这是否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是(填“是”或“否”).
(2)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这种现象反映出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村庄稻田生态系统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J•hm-2•a-1).图2中A的数值为7.0×109J•hm-2•a-1
(4)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村庄农田被弃耕多年,最终形成了荒地,田鼠在荒地上大量繁殖.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农田上的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鼠最初呈“J”型增长.该荒地田鼠的数量约为800只,若田鼠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a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b代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800(1+a)b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排尿时需要肌肉①、②、③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排尿时需要肌肉①、②和③的所处状态分别是收缩、舒张、舒张.
(2)儿童夜间遗尿说明大脑发育不完善,尿意产生于大脑皮层中,成年人有意识憋尿是通过图中D(填写字母)将大脑发出的兴奋传至肌肉③(肌肉序号),使该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3)神经系统存在着分级调节的现象,即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泡菜制作的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
(2)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生长,若泡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容易引起蔬菜腐烂.
(3)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加入泡菜坛中.其中盐的作用是调味和抑制微生物生长,若盐的比例过少会导致杂菌滋生繁殖,盐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4)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生态农业建设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系统中甲和乙两种野生小动物近五年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数据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动物甲种群内个体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或基因)多样性多样性.
(2)若动物甲和动物乙所在的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用模式“”表示,则其中D指的是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3)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动物甲和乙的作用主要是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4)据图可知,若动物甲是害虫,则动物乙就是益虫,原因是据图分析动物乙捕食动物甲,乙可以通过捕食控制甲的数量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所以乙为益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1)冬泳时,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冷水剌激,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继而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相关激素分泌增加,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在此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人体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剌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另一方面,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使它们分泌相应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由上述血糖调节过程可知,胰岛A细胞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血糖(或葡萄糖)、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锄地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 B.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

C.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 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研究硅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6叶龄幼苗若干,置于不同浓度的含有K2SiO3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与普通培养液培养的幼苗进行对照,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如图甲

回答以下问题:
(1)用培养液培养幼苗时需要定时往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为根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
(2)CO2在叶肉细胞内参与卡尔文循环,首先与五碳化合物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还原氢.当光照强度从1千勒克斯增加到2千勒克斯时,ATP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是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3)为了进一步了解硅对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机制,实验对其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图乙.
①以K2SiO3作硅源,配置不同浓度的K2SiO3培养液时,减少完全培养液中KNO3含量并补充适量一定浓度HNO3溶液,其目的是保持各培养液中氮和钾含量相同.
②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写出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两个原因a.Si能通过降低呼吸作用速率提高净光合速率b.Si能提高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c.Si能提高叶片中类胡萝卜数的含量以促进光能的吸收和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某些物质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
B.组织液中K+浓度明显降低可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
C.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渗透压来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