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179  129187  129193  129197  129203  129205  129209  129215  129217  129223  129229  129233  129235  129239  129245  129247  129253  129257  129259  129263  129265  129269  129271  129273  129274  129275  129277  129278  129279  129281  129283  129287  129289  129293  129295  129299  129305  129307  129313  129317  129319  129323  129329  129335  129337  129343  129347  129349  129355  129359  129365  12937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CO2吸收量变化如图.据图分析回答:
(1)在秋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沙棘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采用纸层析 法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相对于夏季,可能明显变窄、变浅的色素带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小(“较大”或“较小”).
(2)在曲线Ⅰ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的净光合速率相等,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中二者暗反应固定的CO2量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原因是这两个时刻的温度不同,呼吸强度可能不同,故总光合强度可能不同.在11:00-14:00之间,该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14:00后有有所回升,在此期间,其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可能与环境中温度 的变化有关.
(3)由图中数据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中国沙棘雄株(填“雄株”或“雌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填“雄株”或“雌株”)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将某植物的多片叶圆片分别放在盛有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的5个烧杯中,将烧杯分别置于15W、25W、40W、60W和80W的白炽灯下,固定光源和烧杯的距离,记录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15W25W40W60W80W
上浮时间(s)6.03.43.02.62.6
(1)本实验中衡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是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叶圆片上浮的原因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叶肉细跑的细胞间隙处积累,导致浮力增大.
(2)根据实验表格可知,该植物叶圆片的光饱和点接近于60W白识灯的光照.
(3)某同学重复该实验时,发现每组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基本相同且远大于上表所示时间,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光源和烧杯的距离过长.
(4)若适当增大烧杯中NaHCO3溶液的浓度,则测定的光饱和点时对应的光照强度将会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
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
①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D四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不做处理,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表:
组号CO2吸收量/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g-1
A10.663.07
B13.043.02
C15.913.05
D9.883.04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 CO2吸收量的原因最可能是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2)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之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细胞的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有密切关系
B.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主要是Na+内流,流入方式为协助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理的问题

(1)图1为某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在炎热夏季中午,保卫细胞可能处于失水(“失水”或“吸水”) 状态,因而导致气孔关闭(“开放”或“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速率下降,此时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2)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2的装置进行实验(不考虑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取同一植物形态、大小、长势均相同的两个叶片,在相同的温度下处理4h后,测得甲、乙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单位:ml),则实验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L1+L2)/4m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1%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CO2
B.若将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C3会减少
C.若将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叶绿体中ATP会增多
D.若将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则植物的干重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1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变化.图2为a、b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填具体的结构).
(2)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分别指的是C3、ADP([H]、ADP、C3或C5).
(3)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净光合速率,b(填“a”或“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当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条件下时,叶片会变为黄色,其原因是无光时叶绿素分解.
(4)将a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4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4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6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成为盐胁迫,植物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等.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0.1mmol/L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实验检测了光合速率(μmol/m2•s)、呼吸速率(μmol/m2•s)、叶绿素含量(mg),请依据下列结果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NaCl浓度、是否喷施0.1mmol/L亚精胺(Spd),无关变量有亚精胺(Spd)浓度(写出一项即可).
(2)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若条件都适宜,用100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能.
(3)从数据分析可知,在高盐胁迫下,黄瓜光合速率会降低.原因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了ATP和[H]的生长进而影响暗反应.
(4)研究发现,发生盐胁迫时,细胞质中能产生并积累大量可溶性小分子物质,有利于提高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
(5)该实验的结论是亚精胺(Spd)能缓解盐胁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乙草胺是除草剂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在土壤和水体中存在时间长,难以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获取乙草胺降解菌,需将土壤样品置于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
(2)该实验小组选取乙草胺浓度为800mg/L的富集液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取10-3/10-4和10-5倍数的稀释液0.1mL涂布于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倍数涂布三个平板,各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6、298、297),(35、32、31),(36、7、2).
①不适合用于计数的为10-5倍数的稀释液,用另外两组稀释倍数进行计数得到的细菌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稀释倍数为10-3时,更多的菌落连在一起最终形成单菌落,导致结果小于稀释倍数为10-4组..
②某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你觉得该同学的说法是否确?不正确,理由是青霉素抑制杂菌繁殖的同时,也会抑制目的菌的繁殖..
(3)实验小组从土壤中筛选出两株乙草胺降解菌D1和D2,温度对两株降解菌的生长的影响如图所示.对温度适应范围更广的是菌株D1,温度会影响菌株的生长状况的原因是温度会影响与菌株生长代谢有关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山西怀仁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浸入1mol/L KN0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