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203  129211  129217  129221  129227  129229  129233  129239  129241  129247  129253  129257  129259  129263  129269  129271  129277  129281  129283  129287  129289  129293  129295  129297  129298  129299  129301  129302  129303  129305  129307  129311  129313  129317  129319  129323  129329  129331  129337  129341  129343  129347  129353  129359  129361  129367  129371  129373  129379  129383  129389  12939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
A.先天性心脏病B.原发性高血压C.青少年型糖尿病D.抗维生素D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数的个体
C.体细胞中含有单数染色体组数的个体
D.体细胞中含有双数染色体数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离子泵是一种依赖ATP供能完成离子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转运
B.离子泵与被转运的离子结合后其形状会发生变化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生长素除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在未受粉的番前花蕾上,培育出无籽番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的枝条
C.除去发育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顶端优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森林中的一棵死亡倒下的树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蚊、蠕虫和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朽木上的这些生物组成一个(  )
A.种群B.生物群落C.食物链D.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催化剂,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产生 ATP
B.ATP 水解后形成的 ADP 可以作为合成 RNA 的原料
C.酶在合成时需要 ATP 供能,ATP 在水解时需要酶催化
D.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 ATP 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
B.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C.F2中的高茎均是纯合子
D.F2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为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研究小组将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罩中,在不同光照强度(单位:klx)下,8小时后测得玻璃罩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CO2、[H]和ATP.
(2)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8小时后光照强度为0.2klx的玻璃罩内的CO2浓度与实验起始相比增加,这种变化表明大豆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小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速率.
(3)为进一步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还需在大于5klx光照强度范围内设置若干实验组继续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研究提高黄瓜产量的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科研人员检测并比较了6月晴朗天气下露天种植、大棚种植和大棚一次性施加CO2种植黄瓜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露天种植出现“午休”现象,到达低谷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增加.大棚种植条件下黄瓜在上午10时光合速率处于低谷,其主要原因是日出后旺盛的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棚内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迅速下降.
(2)据图分析,提高大棚栽培黄瓜产量的措施有增加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大棚内一次性施加二氧化碳种植与大鹏种植的有机物积累量的差值.
(3)研究发现,在黄瓜果实膨大期,当土壤水分亏缺时,根细胞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该物质运输到叶片,能影响气孔导度.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指标
分组测量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5×10-4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2.472.979.28
叶片的气孔导度(mol•m-2•s-10.540.430.27
以上实验操作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二处并加以修正.
①样本量太少,应取大小和生理状况一致的叶片若干,等分为三组;
②应该增加一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泡在不含X的培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研究人员利用绿色植物做了如下研究:
分组123
处理条件①品种、长势、数量等相同的绿色植物置于大小相同的玻璃罩内;②各组玻璃罩内外条件相同
玻璃罩内小烧杯中盛有20mL CO2缓冲液(高于空气CO2浓度)玻璃罩内小烧杯中盛有20mLNaOH溶液玻璃罩内小烧杯中盛有20mL蒸馏水
适宜光照相同时间
检测一段时间后,测定玻璃罩内植物干重,并记录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其中1、2(填序号)组为实验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植物干重的大小关系最可能是M1>M3>M2(3组植物干重依次用M1、M2、M3表示).
(3)根据实验结果,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可采取适当增大CO2浓度或增施农家肥的方法,促进作物增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